“他如今名气还不低呢。”朱元适笑道。
朱元适一席话,不仅让王福畴有了一些疑惑,便是柴令威、刘仁景和袁学真都有兴趣起来。
“草民拍帝王马屁者甚多,但拍到皇上的耳朵中,这本事确实了不得。”
待得朱元适提及‘危楼高百尺……’的镇观星楼诗,诸人顿时纷纷了然,一时神色有些意味深长。
“我家遭了水灾,当时就是想混口饭吃”李鸿儒赧赧回道。
“这是真本事,了不得,恭喜福畴兄收得佳徒。”
半响,刘仁景率先拱手恭喜。
不需要再做测试和试探,朱元适提及的这桩事例已经完全够用。
但李鸿儒秉性确实需要打磨打磨。
才智感人,那也需要用到正途,免得浪费了能力。
这是一个有天资的后辈,也是一个需要扶正的人才。
若是行得正,那自然是有功于社稷。
若是走得歪,培养一个高智商的奸臣也不是没可能。
“倒是便宜了李淳风”王福畴笑道:“早知如此,我非得将那牛鼻子扯过来。”
“五十两纹银修稳了观星楼,他倒是好命。”
“能将观星楼稳住,别说五十两,就是五万两他也要认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