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四百八十五章 小周还是很实诚的

作为一种新技术,各路专家们的问题太多了,而且很多问题和算法的核心,不是单开一门课程就能够讲清楚的,之所以研究所要把科学院拉上,其实也有这个原因在里边,目前国内从事类似研究的人才太少,有数的几位都被周至以高薪收刮了,剩下的基本都是搞基础数学理论的大牛了。

“这样就保证了泄密者必然只能是黑箱的使用者之一,通过这样的隔离手段,我们就可以保证客户使用我们的算力资源时,不虞被他人获知。”

“至于研发企业借用他们去做什么事情,我们公司不清楚,而且这些员工中有人需要休假的,我们公司随时能够派出其它人员去接手休假员工的工作,具体干什么,我们还是不知道,而项目研发企业也不知道我们换了人,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工程有没有按照事先约定好的人力投入在进行。”

以类神经元的分布模式算法模拟出非线性运算的过程,在科学家的眼里就好像熊看到了蜜糖一般,这种诱惑是很难抵御的,因此纷纷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。

“从技术安全上来说,这就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极限,也就是我们可以帮助客户防住我们自己,也可以帮助客户忠实记录黑箱内部发生的一切数据操作行为,且保证无法被篡改。但是我们的确不可能帮助客户防止从自身黑箱内部盗取信息的行为。”“其实全世界任何一套系统都防不住监守自盗的,这个是能通过管理手段来防止的,大家说是吧?”

好在这些大牛也一直关心着实验室的工作进度,还对实验室提供着顾问支持,对小智并不陌生,除了发问,他们其实也负责了一半对应用专家们解释的工作。

“不过在黑箱内部的管理,就属于用户自己的责任了,这个同样无法通过我们的权限来加以监督和控制,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,就是客户单位的操纵员,在黑箱内的交易信息的绝对真实,无可篡改。”

“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问题?不管是问小麦的,还是问小周的,都尽管问,现在进入自由提问时间。”

这件事情要换到其他的软件公司,可能会是一件难事儿,至少也要准备好几个月的时间,方才可能发起验收申请。

几方的意见也在讨论中渐渐奔着一个大题目而去,那就是对小智当前的运行模式进行统一的验收和验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