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又是一节“长课”,这一次却是讲区块链技术,并且讲解如何使用这个技术实现数据的不可篡改,以及如何利用远程接入的算力资源实现监视。
“但是我们换一个思路,这些行为也是在系统内进行的,它们本身也存在于系统之中,如果我们将之形成记录,比如登录日志,数据使用日志等,它们也同样可以实现数据化。”
虽然四叶草集团的小智已经渐渐开始模块化,标准化,算力设备渐渐更换成了沪上设计中心自主设计的算力板卡,再通过网络传输总线管理它们,构成庞大而标准的算力集群,实现算力费效比的飞速提升,但是并不是说这套系统不能进行各种算力设备融合套接的。介绍完四叶草集团的“小智系统”,以及虚拟资源分配,带自主非线性学习功能的五子棋棋手模拟程序,甲骨边缘非线性契合程序等应用,麦小苗已经等了周至好久了。
接下来周至将主讲位置交给了麦小苗,由麦小苗从数学工具的角度介绍细胞类神经网络,以及小智的组建方式,包括算力整合、存储整合、数据交换、资源虚拟、应用部署等技术关键。
周至介绍的方式就比较有趣了,尤其是他将神经网络的设计思路用中国人熟悉的“集体主义”来打比方后,在座的所有人,都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,明白了这成果的分量。
接下来就是休息时间,不过在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里,专家们也没有放过麦小苗和周至,有询问软件工程管理的,有询问小智的技术问题的,等到半个小时过后,这休息相当于课堂答疑了。
“然后它们在系统里,同样不可篡改,也就是说,任何用户,不管合法的还是非法的,都无法掩盖,消除自己在系统内的任何活动。”
接下来周至便侃侃而谈,虽然对于专业技术他属于门外汉,但是大致的原理他还是知道的,并且对于实验室的运转管理和应用级的项目非常清楚甚至是专业,而这些其实也是在座的各位专家最感兴趣的。
“行,那我们直接开始。”周至也不客气,示意麦小苗打开笔记本,准备接上PPT,自己在这边先行介绍:“趁小苗准备的功夫,我将我们实验室情况,以及到今天展开了哪些研究,具体有了哪些技术成果,给各位领导,专家们汇报一下。”
坐在会议室中间位置的,是一位身着海军将官服的老将军,对着进门的周至和麦小苗点了点头:“既然大家都忙,那我们就不用多介绍了,直接开始,小周,小苗,欢迎你们特意来首都,给我们这些老家伙上这堂课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