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2页

“嗨,黄先生您讲的什么话?您来粤省好几天了,我都没时间招待您,怪我,怪我……”陈科长握着黄世同的手,满脸和气,谦虚笑道。

这幅样子不是庄爷打电话,他还真看不见呢!

黄世同心里冷冷一笑:“前几天还整天说开会,晚上却去赴李老板的局,哼哼,以后你没前途啦!”

当然,黄世同表面不动神色,把公文包放在桌上讲道:“陈科长公务繁忙,我很能理解,毕竟我大老板也是在为国家办事的嘛……”

他又不轻不重提了下大老板的身份,压一压面前的陈科长。

果然,陈科长笑的更加热情,扶着他的手请他坐下了。

当天,一些能批的手续就批好,不能批的手续也批好了。

当晚,郊区,某集体房。

陈科长刚刚下车,一个穿着灰色西装,抱着花瓶,满口港岛腔的男人立即上前话道:“陈科,陈科!”

“今晚我发现一个祖上传下的花瓶,请您鉴赏鉴赏……”男人是港岛“李氏”集团的人。

盯上内地的港商,自然不会只有庄世楷一家、或者说爱国商会一派人马,李老板那派英资自然不会错过。

他们在中英协议签署以后,再傻也能看出大局已定,再加上内地改革开放的政策,立即预见到一个广阔市场、发财天地。

而以李老板为首的资本家虽然丧失先机,但是不断公关,示好投资,倒也争取到一些项目。

毕竟改开的大背景下,没有地区会拒绝资本,特别是有实力的资本。

只是讲个先来后到,吃肉喝汤,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别而已。

如果把格局上升到国家高度,便会发现资本只是工具。有好的工具,不好的工具,用完就丢的工具,没有不能用的工具。

而这次和世兴集团渔村抢地便是“李氏集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