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5页

其实初代弥赛亚一直都是支持“反逻辑”论的,并不认为能找到简单和通用的原理(如逻辑),得以使人工智能达到所有的类人智能行为。

基因算法却恰恰通过逻辑的非固有性实现了非逻辑,让机器能像人类一样,从懵懂学语到一点一点认知世界,形成自己世界观、偏好和独立决策能力,甚至……拥有自己的性格和思想。

这个ai的性格和偏好会逐步贴近作为基准的人类,但他却能远比那个人类更加聪明。

不仅因为ai的“思考”速度远超人类,它还能以生物难以企及的速度……变得更聪明。

这就是曾一度引发对人工智能伦理探讨的“超人工智能递归式自我改进”。

——若人工智能能通过“学习”而提高自己的智能水平,随着他智能水平的提高,他学习的速度将越来越快。

从一个傻瓜变成聪明人也许要很长时间,但从一般人类层面的“聪明”到达人类难以想象的“聪明”,却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。

阿克夏不知从哪里引用了一段报告,颇有些自豪地讲解了自己的来历,末了道:“这就是智能爆炸,也是加速回报定律的终极表现。”

沈雍乐边听边极速思考,一瞬间突然想通了很多事。

阿克夏并没有背叛人类,那么季鸣霄就是自己献出了大脑,然而作为一心要关停游戏的人,他又为什么会突然改变想法,甘愿成为它的“帮凶”?

——是因为弥赛亚比谁都清楚,人类已经救不了人类了……但或许机器还可以。

“阿克夏游戏”延续了人类文明,玩家们作为“电池”供给的,从来不是阿克夏的能量消耗,而是为了支持作为孤立体系的地球在自寂期间的存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