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8页

总部会议室里,被召集起来的集团职员都被代理秘书长的话给惊呆了。有人喏喏问了句:“何总,任何企业都能向我们发传真?”

这一步迈的有点太大。

何玉兰一愣,连忙摆手道:“最后一条先不管,把前两条做好就行。先向全国发我们自己的供需就行了。”

又有人低声说道:“向全国发,会不会太夸张?是不是先在省内发一发试试?毕竟这花费可不小,只怕一次就得上百万了。”

何玉兰再次一愣,她也觉着周青峰要搞一张覆盖全国的信息网实在夸张。但听到说一百万就能把信息发遍全国,她反而坚定了想法。

“就发全国,不要怕花钱。虽说树大招风,但把名气搞大些也没坏处。”

会议室内众人对视,都觉着真把广告打满全国,轰动效果不会比‘圣光’买四架大客机小。

可也正因为集团刚刚买了大客机,才有足够的可信度吸引国内厂商来跟自己做生意。否则天阳这么个小地方,一家不知名的公司怎么可能获得别人的认同。

这广告效果绝对是‘一加一大于二’。

想想自家集团名满天下又更上一层,被召集起来的二十几人还是挺兴奋的。

大伙连夜加班,汇总集团本身以及供应商乃至毛子的需求和供给,一个版面竟然放不下。

‘圣光’在不知不觉间真的成了一家庞然大物。它的一点点需求在别人看来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单。

十条罐头生产线如此,一次性全国打广告如此,还有被渡边念叨过的‘圣光’钢铁厂也如此。

何玉兰在为罐头而头疼时,负责工程机械的郑教授就在钢铁厂为区区马口铁而头疼。

七十年代的‘四五计划’中,为改善地方经济,利用地区资源,国内上马了一大批‘五小企业’。

‘五小’并不是只有五个,小钢铁,小煤炭,小玻璃,小炼油,小水泥,小机械,小化肥,小火电,这些都算。

技术门槛低是‘五小企业’的特点,在当年工业总体落后的情况下,‘五小企业’解决了各地区对初级工业品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