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一会,服务员领着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过来,他就是“二盅”的倪老板,倪老板是认识瞿天琳的,看到她就笑呵呵的,瞿天琳指了指谢总,和倪老板说,倪老板,我这位海南来的大哥,想知道你这店,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。

“你不知道?”倪老板问。

“我也是真不知道呀。”瞿天琳说。

倪老板就和他们,说起了这店名的由来,李勇和陈启航听着,都笑了起来,这又是一个品牌故事。

倪老板是龙翔桥的“坐地户”,也就是这里的人,长生路念的小学,在东坡路上开过理发店,后来是看这菜场的周围人多,就在自家这房子里,开起了排档,他的排挡,最开始卖的是盒饭和面条,后来么看看人家的海鲜排挡,生意不错,他占个地利,也开起来。

生意越做越好。

至于这店名“二盅”,倪老板呵呵一笑,他说,这也是我的绰号,从小被人叫到大。

老底子东坡路上,有个开茶馆的老太太,喜欢给附近的伢儿起绰号,取来取去,都带个茶盅的“盅”字,从十一盅开始,十二盅、十三盅、十四盅……

倪老板的绰号就是“十二盅”,后来大家叫烦了,把“十”字省掉,就叫“二盅”。

我倪杏根的大名,现在倒没有几个人知道了。

第0634章 开业这一天

延安路上来来往往的,很多人其实早就注意到了这家店,首先当然是这么大的门头,几百个平方,看上去还很漂亮和洋气,可以说是延安路上,最靓的一家。

其次是这个店名,“半亩田”,这名字说土又洋,说洋么,还带有那么种傻傻的土气,还有点搞不明白的怪。

还有后面,“女性生活旗舰店”,女性大家都理解,看看这样子么,不是卖衣服,大概就是做头发的,可为什么不叫女装店,要么美发店,而是要叫生活店,生活店不算,还要生活旗舰店,这又是个什么东西?

真是不懂,不懂。

一大早,就陆陆续续地有花篮送过来,有贺红梅他们重庆帮的,有刘立杆孟平他们海南帮的,还有张晨他们自己发展的那些加盟店,也约好一样,都送了花篮,这可以算是本土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