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正因为‘人总是要死的’,我们才形成了林林种种的,被称为‘道德’的默契,在绝大部分道德体系中,危害他人的生命总是不道德的,而帮他人摆脱死亡的威胁总是高尚的,我们赞美英雄却抨击小人,英雄往往是‘不怕牺牲,舍生忘死’的,而小人却经常和‘贪生怕死’联系到一起。
“甚至,正因为‘人总是要死的’,而我们自私的基因却有复制和扩散的强烈冲动,所以,我们才会产生对异性的兴趣,甘愿放弃自身的享受,去承受不必要的辛劳,冒不必要的风险,只为了抚育幼崽,以及幼崽的幼崽,以便我们的基因,能永远传承下去。
“看,人类文明的一切,甚至‘人类’这个定义本身,就建立在‘个体必将衰亡’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之上。
“一旦真理不再成为真理,人类和文明,这两个空中楼阁般的概念,还能继续存在,并一成不变吗?”
楚歌陷入深思。
他从来没思考过这么荒谬的问题。
因为“人固有一死”和“日出日落”一样,都是天经地义,永恒不变的事情。
“人类获得永生”和“太阳不再升起”一样,都是杞人忧天的思维游戏。
可现在……
“最简单的一个后果,你知道自从人类文明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,随着饥荒问题得到解决,医疗技术又大幅提升,渐渐出现了人口爆炸的现象,但生育率反而是不断降低的。”
李心莲博士说,“和古人心系家族和来世不同,现代人更注重自身在现世的享受,若非为了延续基因,很多人根本不愿意生孩子,就算要生,最多一个两个,很少有人会像古人那样,生三五七个孩子的。
“在基因需要延续的情况下,生育率都如此之低,那么,倘若人类真能实现‘永生’,换言之,不需要生下新一代,人类的基因都能永远延续下去,这时候,还会有多少人愿意为了孩子,去永恒地无私付出,家庭的概念还会存在吗,生育率又会暴跌到什么程度?”
这的确是个问题。
楚歌刚刚二十出头,远远没到考虑孩子的年纪。
但通过自己老妈和白姨的例子也能知道,养孩子实在太辛苦了,特别是养他和许军这么不省心的孩子。
而如果不需要孩子的话,老婆似乎也是可有可无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