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就是这样,天冷了要吃辣,驱寒,天热了也要吃辣,排湿!
饭厅内摆了足量的冰山,清凉宜人,诸位大人纷纷举箸,竟偏好辣菜,一个个吃得汗流浃背。
再趁热喝一口一鱼两吃熬出来的雪白鱼汤,醇厚香浓,微烫,嘴里便好似着了火,又刺又木!
若是不怕死的,说不得要吃一两杯酒,清澈的酒水顺着喉管往下,犹如牵了一根火线,将五脏六腑都烧着了!
最令人期待的还是饭后甜点,便是师家好味送来的雪糕。
师雁行特意将雪糕修成小山的模样,底部冷气缭绕,颇有几分山雾弥漫的缥缈之感。
红酒、抹茶备受青睐,还有原味的,可以自己浇上喜欢的果酱,自由发挥,这三款是下得最快的。
众人先去各自更衣,又以冷水漱口,到底不能解辣,唇舌仍是刺刺的微痛。
此时来一两口雪糕,当真像极了含一口冬日冰雪,“噗嗤”一下,便将席间放的火都给浇灭了。
冰火两重天,人间极乐不过如此!
孙大人喜欢将奶香蛋筒片掰碎了混到雪糕中去,一口下去,两种口味,润的更润,脆的更脆,很是喜人。
而陈大人尤其对红酒口味的赞不绝口,笑道:“果然处处藏龙卧虎,再没想到苏大人此处还有这等人才。”
这么吃着,葡萄美酒的清香被彻底激发,也能在唇齿间停留更久,方便细细品味。
还有那香橼也不错,倒叫他思念起家乡风味了。
而是觉得那东西甚酸,当不得果子,入不得菜,不过做些调味罢了。
不曾想做成冰点,因其酸味尖锐、馥郁清香,竟口感极佳。
当即赋诗一首,说些什么“玉盏雪峰”“琼脂乱碎”的,苏北海等人纷纷喝彩。
几位大人吃得高兴,略赞了两句厨子奇思妙想,到底身份云泥之别,却没有叫来细看的打算。
不知怎的,陈大人又说起裴远山。
“听说远山兄也在此地县学屈就?”
苏北海点头,“正是,莫非陈大人与裴先生相识?”
以“兄”称之,想必不是仇敌。
那就好了,自己之前还去探望过裴远山呢,吃不了亏!
陈大人摆摆手,“不过点头之交,只钦佩他才华,故而随口一问。”
“可惜了,”顿了顿又道:“我等不便会面,有劳苏大人帮忙照看。”
他确实与裴远山不熟。
但若说不认识,那是假的。
他和朝中许多人一样,对裴远山的感官颇为复杂,既羡慕他的才华,又嫉妒他这种放荡不羁的性情。
就是那种你求而不得的,偏有人弃之如敝履,真的令人很难不气。
气自己没有,气他不珍惜。
恃才傲物!
有恃无恐!
但气愤和嫉妒之余,又让人微妙地快意:
到底是人无完人,任凭他再才高八斗,终究不会为官之道,短短几年都被贬了两回了!
苏北海揣度陈大人的意思,小心试探,“莫非朝廷有意要裴先生回去了?”
陈大人立刻否定,正色道:“本官可没这样讲,圣意惶惶,岂是你我能够妄自揣测的?”
苏北海忙低头说是。
然后又听陈大人叹息道:“可这人嘛,别的不怕,就怕没有才气……”
他没有再说下去,苏北海却觉得自己懂了。
什么意思?
人怕没有才气,这是自然的。
但若那个人有才呢?
哪怕他不在京师,少不得有人频频追忆,这一追忆,保不齐哪天陛下就想起来了。
听说他的大弟子还在翰林院……
思虑已毕,苏北海亲自向陈大人敬了一杯酒,“多谢大人提点。”
陈大人摆摆手,“本官不过闲话,何曾有什么提点,恐是苏大人听岔了。”
说归说,到底没拒绝。
这边你来我往,只在下头陪坐的孙良才一边吃,一边暗暗心惊,想的却是另一码事。
从最初的接风宴他就感觉到了莫名的熟悉,只是那些菜都没见过,倒不好下断论。
可看了后面陆续出现的卤肉、酸菜鱼等,他哪里还有不明白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