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2页

“老师,那么圣贤呢?”

大儒堪比五阶修士,大儒之后是圣贤,圣贤之后是圣人。

王旭很好奇,圣贤又该如何成就,难道也是写写诗词,做做文章?

“圣贤……”

薛牧山沉默少许,他也没有摸到圣贤的门槛,只能含糊道:“圣贤要出书立传,只有写出能让万民拜读,微言大义,有开创性,引导性的经书,或者为圣人之言做序,理解,解读出圣人之言的人,才能成就圣贤,这些对你来说还太遥远。”

薛牧山口中的经书,指的不是和尚跟道士的经书,而是泛指四书五经,或者与四书五经相似的典籍。

到了圣贤这个层次,已经不是写一篇文章,或者几首诗就行的了。

它需要几十篇高质量文章,组合成一个整体,一个系列,一个理论,还要有可学性,教导性才可以。

王旭认真听讲,暗暗进行对比。

如果他要成就圣贤,起码得写出几百首诗,形成一整套的王旭诗集,才有可能成就圣贤。

就是只抄精品诗,也得几十首高质量的诗才行,毕竟诗词在文道中只算小道,真正的大道是文章。

至于成圣,以诗词来说,成圣的几率微乎其微。

就算写到极致,最多也就是李白,杜甫这样的伪圣,哪怕被人贡奉为诗圣,其实也难缘大道。

真正能被称为文圣的人,只有开创思想,开创流派的人才行。

这群人中,至圣孔子,亚圣孟子,后圣荀子,宗圣曾子,述圣子思,副圣颜子,伪圣朱熹,二程,王阳明诸人才跟圣字擦边。

以孔子为首,有一个算一个,都有自己的学术书籍,流派,思想,见解,所有才有如此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