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三丰的道就是太极拳,太极剑,独孤九剑再好也不是他的道,留下来吃相就太难看了。
“张真人不用推辞,我听说您正在创建太极剑,有这本独孤九剑可以借鉴,太极剑法肯定能更上一层楼。这本独孤九剑,是我偶然所得,相信剑魔前辈在天有灵,也希望自己的剑法能发挥余热,而不是留在我手中当做废纸。”
王旭学不会独孤九剑,与其这东西在他手上蒙尘,不如在张三丰手上发挥余热。
相信有治疗俞三侠,还有这本独孤九剑在,张三丰对他的指点,一定不会有所保留。
用一本自己用不到的剑谱,换来张三丰全心全意的指点,王旭并不认为这是赔本买卖,毕竟独孤九剑他学不会,对实用主义的王旭来说,不能创造价值的东西比厕纸还要不如。
第255章 创造神功与修练神功的区别
经过一番推脱,在王旭的坚持下,张三丰将独孤九剑收下了。
吃人的最短,拿人的手软。
张三丰性格洒脱,也不想占王旭的便宜,主动开口道:“老道今年107岁,对修炼颇有心得,你有什么要问我的?”
“真人,请问如何成就大宗师,我手上有几本直指大宗师境界的神功,可每一本都在强调只有找到了道,才能成就大宗师境界,这个道究竟是什么意思?”王旭手上的易筋经,葵花宝典,都有关于大宗师的描写。
只是上面的描写更像是形容,而在具体如何突破的地方,反而是一笔带过,记载的并不是很清晰。
王旭从字面上看去,这些功法的创始人有言,宗师与大宗师之间,主要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。
一个是内力足够强,得有打通天地二桥的能力。
另一个是找到道,只有触及道的边缘,才能在从宗师迈向大宗师。
“每一本直指大宗师的功法,都能被形容成神功,因为这些神功之中,自带着属于自己的印记。比如老道我的太极拳,注重阴阳并济,这就是我的道。修炼太极拳的人,只有做到阴阳并济四个字,领悟到拳法的精髓,才有望突破到大宗师境界。每一本功法,都有自己的特点,你练得是什么武功,所练武功是什么原理,找到它你就找到了道。很多人只是盲目的追求神功,其实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,自己的武功适不适合自己。到头来,很多人竹篮打水一场空,就拿九阳神功来说,越是心性不正之人,越与九阳神功的光明正大背道而驰,功法的本质都不适合自己,又怎么能迈出最后一步。就拿最近的九阳神功大成者,少林寺火工头陀来说吧。这人脑袋是一根筋,手段虽然酷烈,却认为自己所作所为全是对的。所以,九阳神功在他手上依然能大成,让他步入大宗师境界,因为他打心底里就认为,自己没什么不对的地方,一辈子也是敢爱敢恨,敢作敢当,同样符合九阳神功的宗旨。”
张三丰说的火工头陀,本来是少林寺的烧火和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