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这里,李云龙一脸的难以置信,心想老子的魅力这么大,所过之处倒头就拜啦?
平安县城,酒楼……
“王老板,事情已经解决了,那个叫刘伟明的少尉军官,比我们想的还要有用,居然是刘团长的亲弟弟。我们用兑了巴豆粉的汤,给那些日本兵一喝,日本兵很快就成了软脚虾,等刘宏伟察觉的时候,已经是箭在弦上,不得不发了。”
坐在酒楼的二楼上,王旭听着老钟的汇报。
故事的内容,比这说的还要曲折,老钟省略了不少话。
比如说,刘宏伟当时的第一反应,是要枪毙了刘伟明,而不是举手投降。
最后还是老钟亲自开口,直言平安县城守不住,刘伟明又是刘宏伟的亲弟弟,他给日本兵下泻药,这件事说破了天,日本人也不会相信,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,这样才有了664团的起义。
当然了,起义的结果还是很明显的,一些没有喝汤的日本兵,很快就被周围的伪军缴了武器。
要是没有这次起义,李云龙固然能打下平安县城,也少不了损兵折将,毕竟这是一场攻坚战。
“过程是曲折的,成果是丰硕的,值了!”王旭转动着两颗翡翠球,微微眯了下眼睛,低语道:“和尚,备车,我们马上出城。”
“出城,您说错了吧,我们帮了李云龙这么大忙,怎么也得吃他一顿酒啊?”和尚还想要争辩,结果在王旭的冷目下,不情不愿的备车去了。
等到毛驴车赶过来,王旭二话不说就上车,指挥着马车就往外走。
吃一顿酒,这么大的忙,一顿酒算什么。
王旭要的是人情,但不是李云龙的人情,而是八路军的。
固然,这件事的出发点,是为了帮李云龙。可现在帮都帮了,王旭肯定要将利益最大化,李云龙的得实惠,他得名头,输的只有日本人。
名头怎么得,让李云龙摆几十桌,代表独立团,好好的感谢他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