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青柏路西侧的这片地是园区最规整的地一块地皮。”
李国峰指着马路西侧,在几条大路分割开的一大片空地道:“原本分割开来的,出让给了八家厂子,有一千多亩,现在全部整到一起,刚好让星海药业建厂。”
沈辉问道:“地没问题吧?”
“没问题。”
李国峰很肯定,但没多说。
沈辉就没再问,这个园区虽然没几家厂子,但无主的地却没多少,这么大一块地,肯定早就出让了,不过既然一把手说没问题,那就问题不大。
隔天,沈辉去了市里。
谭英明高升了,还以为周国平能留下接班,结果也调走了,临市一把手。新来的两位父母官到任就跑星海汽车公司的基地,虚寒问暖各种关心,这是金蛋鸡,一定要养好了,不止一次表达了要跟沈老板会面的想法,既然回来了总得去见个面。
从去年开建到现在,基地一天一个样,虽然烧钱速度让人很感动,但变化同样是翻天覆地的,只要钱到位,国内的工程项目就不会拖拖拉拉的,实力怎么样,看工程的推进速度就知道,不管换谁来,到了南安第一个要去的都必然是星海汽车公司的基地。
别说市里的父母官,省里的大佬们隔一阵子都要过来看看。
沈辉在薛鹏兴和一票高管的陪同下参观了下几个刚组建的实验室,还有几个精密件加工车间,最后看了一个正在安装调试的冶炼车间,才回到办公室。
“最核心的就是冶炼车间。”
薛鹏兴道:“我们制造业不如人家的原因有很多,材料制备是关键中的关键,这方面我们的积累太少,研究基础材料太烧钱,而且耗费的时间也很长,几家车企就嘴上喊喊,实际在材料研发上的投入少的可怜,还没有姑苏制造集团那边给提供的数据详实。”
沈辉道:“向莹莹研究的那个减振材料项目不是有突破了吗?”
薛鹏兴道:“向莹莹研究的那个项目主要是一些减振装置上,对其他的材料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但依旧是沧海一粟,汽车上的每一个部件对材料性能都有不同的要求,看似差之毫厘,其实有时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,我准备跑几家大钢厂,还有那些比较注重基础数据收集的厂子,整理一下基础材料方面的各种数据,能能不能有点收获。”
沈辉道:“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各家厂子的侧重不同,收集的数据也不一样,想从那些乱七八糟的数据里面整理出有用的东西难度非常大。”
薛鹏兴道:“难度确实很大,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尝试一下,那些基础数据虽然不一定会有用,但也是一种积累,如果能有收获,可以缩短我们在基础材料研发上耗费的时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