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在虚拟世界的几十次轮回中,时间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。
伏羲将数千年的数据高度压缩,在短短十天半个月内呈现出来,一定要消耗大量计算力,甚至影响“伏羲舰队”的布局和进攻,究竟塑造出一个什么样的怪物来了?
“我觉得,这像是某种潜移默化的催眠。”
血色心魔道,“十天半个月前,伏羲虽然借助夜叉小队四名成员的神魂,将吕轻尘的神魂重塑出来,却依旧保留了太多吕轻尘的记忆和自我意识,它有过一次教训,自然不想直接吞噬,也不想刺激吕轻尘的反抗之心。”
“所以,它把这个神魂投入到一次次轮回中,在体验不同人生的过程中,让这个神魂渐渐迷失,忘记自己真正的身份,忘记自己的使命,亦忘记‘真实’和‘虚假’的区别。”
“等到这个神魂中属于吕轻尘、楚之晓等人的最后一点记忆、意志和觉悟统统剥落,他完全迷失自己,甚至相信自己就是伏羲的时候,伏羲的吞噬,就大功告成了!”
第2901章 超越轮回
“原来如此。”
李耀的神魂深处,又一道闪电划破黑暗,照亮他的觉悟,“所谓‘轮回’,就是在一次次亦幻亦真的深度催眠中,将一个骄傲倔强的神魂,彻底‘消化吸收’吗?”
带着这样的眼光,再来观察伏羲的游戏,李耀便能更加清晰洞彻数十次、上百次轮回的本质。
在最初的轮回中,出现的似乎是一千年前,洪荒超级晶脑“伏羲”,刚刚被黑星大帝武英奇唤醒,并源源不断制造大量傀儡人的场景。
那个糅合了吕轻尘、楚之晓等人神魂才诞生的虚拟人,就以“战斗傀儡”的身份度过一生,接受各种各样的刺激,给予千变万化的反馈。
无数珍贵而隐秘的数据,从他的神魂核心流溢出去,被伏羲进一步掌握。
而伏羲也趁机鬼鬼祟祟往他的神魂核心中,注入了大量它的数据。
——倘若在一次催眠中,注入太多数据,让对方彻底忘记自己是吕轻尘,却要他相信自己是伏羲,难度未免太高,也很容易引起吕轻尘的觉醒和反抗。
但是,将“数据注入”和“深度催眠”的过程,分解到几十次、上百次轮回,每次只改变一点点,就有可能潜移默化、循序渐进,在不引发半点反抗的前提下,鸠占鹊巢,以假乱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