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页

钱篑安是为好官,不畏强权,为民做实事。

满城飘荡的白幡,就是这里的百姓,对那位钱大人最朴素的缅怀。

可是……好人不长命啊……

想到那位钱大人蹊跷的死,静笙只觉得心里堵得慌,关上窗子坐回了马车中。

“怎么了?”见静笙脸色不好,苏浅伸手探了一下静笙额上的温度,“是不是哪里不舒服?我让车夫赶慢些。”

苏浅以为静笙晕车了,却见静笙摇了摇头,“不是,我没有不舒服。”

“那是怎么了?心情不好吗?”

“那位钱大人……”静笙想起冀城中,那些百姓提起钱大人时的悲痛。“他一定是位好官吧。”

“钱师叔确实是位好官,”苏浅想起了记忆中那位端方如玉的君子,心下唏嘘。“民间有俗言,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。钱师叔为官多年,可你看看钱师叔的那位千金,身上穿的,是半旧洗得发白的旧衣,全身上下最值钱的,是那一根素银扁簪。两个小姑娘要去告御状,却连上京城的盘缠都没有。”

苏浅让手下去查了钱篑安的这些年,知道他在贫瘠又偏僻的小县城当了三年的县令,期间积极询查百姓疾苦,修建河渠,重视农桑,施行教化,使冀城百姓贫苦的日子逐渐好起来。

静笙看过那些卷宗,心中郁气更重了。“一个清廉奉公,受百姓爱戴的好官,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,死的不明不白!”

苏浅摸摸静笙的小脑袋,安抚着她躁郁的心绪,“这件事,我会查清楚的。”

事实上,苏浅已经去了鸽书,将钱篑安的事,告知了自己的祖父苏太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