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页

“怎么说?”静笙不明白,怎么又扯上燕州的形势了。

“百姓生子而不养,甚至杀婴,最根本的原因,在于贫困和苛税众多。但这两年,父皇极重民生,多次减轻赋税,丁税也升到了7岁才纳。可沉月她们打听回来的消息……”想到刚刚沉月他们所说的,苏浅的眸光冷了下来。“方圆百里之内,从未听说过减税一事。”

两年了,那些科目繁杂的税收,早就被取缔的税收,居然还一直在征收着。

这些钱,去了谁的口袋里?!

年税数十万的银子,这么一笔巨款,不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可以轻易吞下的。

也就是说,很可能有一张牵扯众多的贪墨巨网,在燕州官场下错根盘结!

“而且,朝廷中有设“举子仓”和“养子济”,可百姓却根本领不到任何救济。”

“举子仓?养子济?这些是什么东西啊?”静笙疑惑。

“之前有官员奏称,百姓生而不养,杀婴溺婴常常有之,朝廷为了尽快恢复人口,便在各地设举子仓,若生子女而养不起者,可领六十斤粮食,四千文钱,妻子孕五个月,丈夫则免赋役一年。”

“这不是挺好的吗?”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政策了,百姓还是因为养不起孩子要杀婴呢?

“问题是这些举措,方圆百里内,就连最富庶的冀城里,都没有!”

也就是说,除了官员贪腐之外,燕州的内里已经出了问题,中央所下达的政策根本到不了地方。

“那就是说……”静笙想到其中的关节。“燕州的官僚中出了蛀虫,贪污腐化不作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