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管的制作很简单,将事先准备好的狭长铜片加热,弯成一条管子的形状,然后再在接头处用力捶打,让铜片之间没有缝隙,铜管就做成了。
伊南让这年轻工匠提着做成的铜管,来到兴奋至极的工匠们之中。
“你们都讨论出了什么了?”她微笑着问,料想眼前这群人的成果应该很丰硕。
果然,新奇的主意五花八门,工匠们愣是用他们“普通”的想象力,畅想了富人与贵族生活的全部点滴,见缝插针地把他们所能想到“玻璃”的用途,都给嵌了进去。
“你们以为就这样了?”伊南笑得很狡猾。
“那不然呢?”工匠们相互望望,心里都有点儿慌——他们可都是被伊南嘲笑过审美和远见的。
伊南便冲那位年轻工匠点了点头。年轻人当即将一只事先装好玻璃料的坩埚推进了窑炉里,执行这几天大家执行了无数次的程序,等着坩埚里的玻璃料变成液体,然后再让其稍稍冷却,变成极其粘稠的状态。
年轻工匠将手中铜管的一端伸进坩埚之中,蘸了一大团玻璃液。他将这团玻璃液靠近窑炉中的火焰,然后手持铜管的另一头,冲铜管里轻轻吹气。
这就是像是变戏法似的,铜管另一头的玻璃液,竟然被吹成了一个空心的大气泡。烧红炙热的玻璃在吹气的作用下,渐渐变薄。
伊南在一旁提醒那年轻工匠,将铜管不断转动,免得玻璃因为重力作用而慢慢下垂。
年轻工匠照办了,等到他把整只玻璃气泡从窑炉中取出来的时候,这只玻璃气泡浑圆透明,套用资历最深的工匠的话:“这简直比菜园里长得最圆的葫芦还要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