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使这样,那也是考上了。
可以等吏部选官了。
按照往年的惯例,老四这个成绩很难留在京城。
一般都会派到外省,任个从八品主簿之类的。
再慢慢往上熬。
老四唯一比别人有优势的地方就是他年轻。
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熬。
而且熙朝也没有规定退休年龄,一般告老还乡也都是自己申请。
不少老死任上的官呢。
不过还是那句话,朝中有人好当官,像沈家这样的小家族底蕴太低了,所以沈老四能依仗的不多。
但也不是没有。
沈家四兄弟正在一起谈论这个话题。
沈大哥先开的口,“我昨日去了岳丈府上,也提了老四的事情,岳丈倒是很高兴,但是他帮不上忙,文武有别。我刚调入工部不久,也交了两个朋友,但是吏部的人却是一个也不熟,且六部,我们工部就是垫底的,吏部是老大,人家也看不上我们。”
这就是官场鄙视链。
六部包括吏部、户部、工部、礼部、刑部、兵部。
其中吏部、户部,一个管官员任职的,一个管国家钱袋子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排在第三的既不是兵部也不是刑部,而是礼部。
因为礼部站在大义上,比如皇上登基、国丧,迎接国外来宾等等都是礼部的活儿。
不过礼部也是最有名没油水的清闲衙门,但人家的排名还是在第三位,最垫底的就是工部。
沈二哥更干脆的摇头,“我那些朋友都是三教九流的,这事他们帮不上忙。”
沈老四摆摆手,“我觉得就这么等吧,随他们安排就是了。”
沈大哥却是不同意,“要是给你安排到西南,那里可是有突厥人,这还算好的,毕竟这几年没有大仗了,可是要给你安排到交趾,那里瘴气多厉害,就是你可以,弟妹和青青呢。”
沈自秀也同意大哥的看法,“我也同意,咱们不贪心,不用去上县,只求别太过偏僻就是了。之前你三嫂也和我说过,用不用她求人,她觉得这么关键的时刻搭次人情也值得,但她有顾虑…那位李夫人后面是四王妃和福伦郡主,如果你靠她们分到一个好地方,也就上了她们的船了,这不见得是好事,有些事咱们参合不起。”
沈自秀没有隐瞒,将利弊都说了清楚,让沈老四自己考虑。
不过沈大哥的意思也是不要沾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