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她想在汤包六岁的时候把大书院建好。
初步预估也要五六万两。
现在差的有些多,所以只能好好做生意努力挣钱。
好在糖炒栗子越发的给力了,张柔已经在考虑开拓京城以外的市场了。
她想先把直隶拿下。
产品她有信心,现在就是在考虑谁能担当重任。
不得不说,她家照一些豪门大族来说,底蕴太低了,特别是人才这块,总是捉襟见肘。
所以买人还得进行,现在京城非官伢人很多都知道她们张府,知道她大方舍得花钱,同时也知道她足够挑剔。
这也是她故意为之,就是想着那些伢人会为了多挣一些,让她先看,这样她得到人才的几率会大很多。
即使这样,还是满足不了她的用人慌。
当然这也从侧面反应,她的事业还是很成功的。
就在张柔努力挣钱的时候,也没忘关心汤包。
早上母子俩在家吃过早饭,她会送汤包去上学,当然是坐马车。
晚上接孩子,有可能是她,也可能是桂花婶,这个没准儿。
又是送汤包去上课的普通一天。
因为离家近的缘故,母子俩在车上刚说了几句话,书院就到了。
张柔只能给儿子整理下衣服,叮嘱道,“好好听老师的话。”
汤包还是很乖的,点着头,“听话。”
张柔虽然知道儿子是白切黑,蔫坏蔫坏的,可还是被这小模样给萌到了,她就是那个故意装睡的人啊。
忍不住揉了揉白嫩嫩的小脸。
亲却是没有了,不是不爱儿子,是三哥不让的,认为汤包现在已经是大孩子了,记事了,有些事就得有些避讳了。
张柔觉得三哥这是吃醋了。
张柔陪着汤包下了马车,将他交给门口的保育员,确认安全送到,才再次上了马车,吩咐赵师傅,“去一口鲜。”
她现在去的一口鲜可不是之前的合租小铺子,那个早就关了。
这是她重新租的铺子,重新开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