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花婶和张柔仔细检查了,没发现什么毛病,给人结了工钱和砖钱。
“咱们回去还得买一个长方案板,再带珍珠她们过来看看。”桂花婶看着店铺有模有样的,特别的满足。
“娘,回头让赵嬷嬷帮着做两个门帘子。”一处门帘子是要挡墙上留的门的,另外一处需要门帘的地方在店铺里头,也是三个灶台和案板处,这样有个隔断,客人也看不到里头了。
能私密一些。
桂花婶没有意见,两人走之前,和吴老爷子打了招呼。
之前她们收到了中人给的盖了府衙的契约,已经把半年房租结清了。
两人买案板,也不准备买好的,直接去二手店铺去淘了个松木长方形桌子。
虽然漆脱落的有一大半了,可还是那么结实,一点不晃悠,案板面积也大。
四、五个人一起包包子完全不挤,还能放不少东西呢。
带回家好好擦擦,或者用热水冲冲,就能拉去商铺用了。
之后又去杂货店买了十层的蒸笼,这回价格贵点,因为不是在南区买的,上次因为买的东西多,掌柜的给抹了价。
桂花婶和张柔带着大桌子和蒸笼回了家,交给赵嬷嬷冲洗。
又带着珍珠三人去了商铺。
“你们看看,以后就是你们工作的地方,有什么地方需要改的,就说。”桂花婶这是打算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了。
珍珠三人里里外外看了,意见却是没有的,只说不错。
不过这也在桂花婶和张柔意料之中,“给你们麻绳,把这处门还有这处量一量,回头做个麻布帘子。夏天挡人,冬天挡风。”
熙朝的商铺的门多数是木板的,可以根据天气选择拿下多少块木板。
比如说下雪刮风了,那就在正门开一块木板,能让客人进来就成,其余的可不会拿下来,要不然能冻死人。
很快就量好了,暂时商铺也没什么重要物品,也不用安排人看着,和干货店伙计打了声招呼,让人家锁门就成。
关于锁门这事儿,最初有些分歧,吴家是不同意将钥匙给她们一份的,最后双方各退一步,变成锁门的时候锁两把,回头吴家会再弄个新锁鼻。
吴家也把开门、关门时间告诉她们了。
对于关门时间,桂花婶和张柔没有意见。因为要宵禁的缘故,这个时间已经不早了。
但是早上太晚了,她们卖包子,早上可是黄金时间。
最后吴老爷子退了一步,不过却要求她们给早来的小伙计两包子。
对于这点桂花婶和张柔都没意见,让人家早来半个来时辰,是得给些补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