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年人面露为难,“夫人,这个地段的房子不愁卖的,这房主也是看中了这点,死活不肯降价。还说这个月卖不出去,他就不卖了,直接租出去,我也没办法啊。”
桂花婶对于他的“念唱做打”是不信的,“我们再去看看第二处。”
中年男人苦着脸,点了点头。
这次是有些远,马车足足走了两盏茶的功夫才到。
这里用春暖的话说,就是有生活气息的小区。
就像那位中人说的,环境不差,看着外头小孩子、老人们的面色、穿着,生活条件也是过的去的。
春暖先在心里点点头。
她们还没等进去,就有人上来主动搭话,问她们是不是看房子,还问她们是做什么的,跟查户口似的。
中年人打开房门,桂花婶她们进来,那些人也不走,围在门口说话。
春暖听了几句,大意她们这可是出过探花郎的,不是谁都可以住在这条街的,必须得有读书种子,要不然会坏这条街的风水。
春暖拉拉桂花婶,这房子可不能买,真要和这群人做了邻居,麻烦大了。
倒不是这群人如何坏,但是她们会甩锅啊,没听说么,没有读书种子就是坏风水,以后谁家孩子考不上状元,怕是要把责任都推到她们身上来了吧。
最最可怕的是,和这些人还没法讲理。
为了避免麻烦,还是远着点吧。
第224章 有专用马车
第二百二十四章
桂花婶也有此意,“麻烦了,这处我们就不看了,第一处那房子最多可留几天?”
中年人脸都黑了,当然不是对她们,而是外头那些女人,“要是没人买,可以留到月底。”
桂花婶点头,时间很是宽裕。
掏出一钱左右的碎银子,“这是给师傅的茶水钱。”
桂花婶知道规矩,即使不买房,但中人陪你看房了,也要给些赏的,一般都是几十文至几百文不等。
她给的不算多,也不算少。“也希望师傅能帮我们压压价。”
中年男人毕竟刚拿了她们的钱,只好说,“尽量,尽量。”
之后又把这位中人送到了茶楼,桂花婶和春暖又找了第二个中人。
又看了两处房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