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头一个就来药房,一是怕之后人多,她们没那么多时间排队。
另外一个中医要看气色,上午是最准确的,所以一般需要把脉的都愿意上午过来。
这些都是桂花婶说的,也是她定下早上就去药房的。
春暖没有异议,反正今天她们包了马车,即使开了很多包药膏,也不用她们手提着。
“夫人,到了。到安寿堂了。”马车夫将车停下,冲着车棚子里喊话。
桂花婶和春暖下了车,本以为来的早,应该没有什么人,结果都排到外面来了。
得有二十多人在前面。
春暖有些乍舌,让她联想到上辈子大医院抢专家号的盛况。“干娘?”
桂花婶拉些人,“排着。像安寿堂这样的药房,这点人不算多。你要是冷,就进车棚,我在这排着就成了。”
春暖哪能干出这样的事,她是那么没义气的人么,“干娘,我穿的多,一点不冷。”
桂花婶拍拍她肩膀,“那就陪我一起站着吧,回头冷了就进去,万不可受凉。”
她棉衣可都没脱,斗篷也穿着呢,能冷哪去。
除了有些无聊,要是有个手机刷刷,她能排一天不烦。
不过仍然有消遣。
比如听周围的人聊天、吹牛逼。
她前面的前面是两个老人家,聊的是家长里短。
一个愁小儿子娶不到媳妇,原因的没有房子,现在房子已经住满了,实在腾不出地方给做新房。
租房又太贵,家里负担太重了。
另一位大娘居然劝她,直接让小儿子入赘算了,还能接济家里。而且她家里还不缺儿子,也不缺孙子,要不然大小伙子总娶不到媳妇迟早要出事的。
之前那位大娘居然有些心动了。
原来熙朝的儿子也不怎么受重视啊。
要是以后桂花婶非得逼她嫁人,她大不了也找个愿意入赘的,还是她当家做主。
没白出来,又学一招儿。
之后劝人家卖儿子的大娘也开始述说烦恼了。
她大媳妇没生下儿子,对她还不孝顺,可是她儿子却不同意休妻,是个有了媳妇忘了娘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