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5页

“又不着急,跑什么跑。”桂花婶有些心疼,给她倒了杯温水,然后接过面碗,点点头,面足够了。

春暖小口喝了两口水,抬头笑笑,“我怕面冻住。”

桂花婶不以为意,“放炭盆边上缓一会就好。”

春暖也蹲在炭盆旁边,她也得烤烤火。“干娘,做两种馅吧,一种熟山楂一种生的。那个馒头最好小点,跟我拳头差不多就成。”

桂花婶很是同意,“我也寻思着,不能做太大的,那得放多少馅啊。我把山楂洗好了,先蒸一些。”

蒸锅是竹子的,不能直接置于炭盆上,得用铁锅帮忙,将铁锅倒入水,放两根筷子交叉,就成了个简易架子,蒸锅放在架子上就可以了。

将山楂蒸上,桂花婶开始揉面了,揉好了让它二次醒面。

春暖无聊,拿起一个山楂,还没等吃呢,就开始狂咽口水。

想想还是放下了。

“干娘,程嚒嚒给了多少糖,这糖少了可不行。”主要是山楂太酸了,必须要大量的糖来综合。

“看那罐子,应该不少。”桂花婶抽不开手,用眼神示意春暖自己看。

春暖看着罐子的个头,真心不小,一打开,小半下,“干娘,糖有些多了,肯定用不完。”

桂花婶一点不惊讶,“回头找个罐子倒出来,你留着泡水喝。这是程嚒嚒再给咱们好处呢。”

春暖对于喝糖水可没爱,好像上辈子六七十年代,人们生活质量不高,客人来了就给冲糖水。

到了她那会,糖水几乎就和不健康划等号了,没有哪个臭美的女性还喝糖水了。

实在馋了可以喝快乐肥宅水嘛,还可以吃甜味重的蛋糕。

获取甜味的方法很多,直接喝糖水已经落伍了。

没想到到了熙朝,糖水又成了好物。

“我不爱喝糖水,还不如牛奶呢。不过可以做糖包子。”不过好像放白糖有些奢侈啊,多是放麦芽糖的。

她被秦婶子勾出馋虫了。

“想吃糖包子还不容易,一会就给你单独做个。”桂花婶更惯着。

春暖伸出两个手指,“两个。咱娘俩一人一个。”

桂花婶笑着应了,“行啊。你开盖看看,山楂好了没有?小心别被烫了。”

“不会。”春暖信心满满,打开盖子,一股热气蒸腾而出,春暖拿手扇扇,看到山楂已经变色了,这就是熟了的标志,不过为了确定,她又拿着筷子扎了下,很容易穿透,“干娘,熟了。我夹出来了。”

因为是试做,所以桂花婶蒸的并不多,也就十二三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