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而久之,那些需要药的人没有不对他破口大骂的,他的恶名也随之广为流传,享誉南北。人们纷纷指责他哗众取宠,东施效颦,模仿名士卖药不二价,实则是想钱想到疯癫,拿着一堆破草药坐地起价。

这个叫谢诸的卖药郎倒也是个奇人。在被一片骂声淹没后,他所想到的并不是降低草药的价格,也不是按照不同草药的稀有程度分开报价,更不是被骂得自闭,从此换了一个从事的职业。他在原先的“不二价——全都贵死个人”的基础上,还增加了许多林林种种的规定。

买药的理由不能说服他,不卖。

看不顺眼的人,不卖。

心情不好的时候,不卖。

今天日照时间过长,被太阳晒得太久,不卖。

来人的发型仿佛是个睿智,不卖。

……

若是不知情的,还以为他卖的不是在山中采摘来的药草,而是炼制成的长生不老丹。

奇奇怪怪的规定一出,本就门可罗雀的茅庐更是无人问津。除非那药物实在难寻,或者附近有人对某种药急之又急,这才捏着鼻子走进谢诸的茅庐。

因为报价过高,要求又多又麻烦,谢诸的草药很少顺利出手。但他精通药理,对草药的保管技术极高,他的库存中堆积了无数珍贵的草药,堪称移动的多草a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