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页

好的酒膏,那可是天价,比什么茅台珍品更为昂贵。

就比如袁子丹用的酒膏,那是用一点就少一点,虽说还是存了考较周栋的心思,但这也就是周栋,换了别人他还舍不得拿出来呢。

“呵呵,有位老人家曾经说过‘人间至味是梅盐’。

盐咸而梅酸甜,就是人类最先接触的三种自然味道,这种自然味道最易融入百物,而且不会违反物性。

袁家肯定有自己勾兑酒膏的方法,虽然我并不了解,却可以判断出袁大哥你是用了熟梅煮汁。

而且你煮汁时用水少、用火只过半程,这样得到的梅汁就是玫红汁而不是乌梅汁,不会破坏酒色。

而且因为是熟梅,梅汁不但不会酸、而且十分甘甜,这道梅汁加入酒中,不但不会与酒性相冲,反倒引出一脉新香,让酒香更有层次感。

所以说你的勾兑法最关键的就是这道梅汁,令这壶酒保持了三十年厚味,却没有三十年苦涩,犹如最完美的人生!

我说的对么?”

袁子丹叹息一声,忽然站起身走到周栋面前深深一礼:“周兄弟,如果说先前我还有些不服,现在可是真正的心服口服了。

你在白案上的名声再大,在我眼里其实也不过如此;毕竟白案在华夏菜中最多算是绿叶,可你对酒也有这样的见识研究,那才是真正让我心悦诚服,诚惶诚恐!”

文人自古三大好:诗书、美酒、颜如玉,美酒还要排在美人儿的前面。

所以在袁子丹眼中识酒懂酒的人就一定是雅士,至于厨师么……

他虽然靠厨艺赚钱,也是半个勤行人,却从不认为炉头上的大师傅是什么雅士。

周栋皱眉道:“诚惶诚恐什么的就算了,不过我这个人的脾气也不太好,下次要是你还是变着法儿的考我,我可要翻脸了。”

“不敢不敢……”

袁子丹苦笑道:“不是袁某要考兄弟,实在是有件事必须要如兄弟这般真正的酒中方家出面才好,兄弟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