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证会上,巴尼弗兰克深深的看了冯一平一眼,冯一平追加的那句反问,自然让他有些没面子。
这是他有些没想到的。
虽然听证会不是法庭,但他们在这样场合所受到的尊重,还要远高于法庭上的法官,此前被叫过来作证的那些政府高官,或者是知名公司负责人,哪怕是听到了类似的问题,也绝不会这样让他下不来台。
他也不想想,他这等于是让冯一平额外掏出6亿美元来,那又怎么能指望冯一平还继续和颜悦色的?
“那么,你的意思是,这近一年的时间里,这笔50亿美元的投资,没有产生任何收益?”他恼火的问。
“还是有的,议员先生,”冯一平说,“因为接受这笔资金的主要目的,是为了保全它的安全性,所以用来投资的手段非常有限,我们的选择,是短期美国国债,以及一些市政债券。”
“一开始,收益率还可以,但后来,我们知道,随着更多的人变现其它的投资,转而购买国债,相关收益率不可避免的有所下降,最后,这笔投资一年的回报,是306。”
“嗡。”会场内又响起抑制不住的喧闹声,会场外的一些专业人士,此时已经对冯一平肃然起敬。
在去年那样的环境下,只通过购买国债和市政债券,就能让一笔50亿美元的投资,有平均306的收益,这足见冯一平的投资水平之高。
要知道,随着量化宽松的实施,以及大量的投资者投资国债,导致的国债价格上涨,美国国债的收益率,去年大幅下降,甚至一度和存款利率一样,接近为0。
购买国债,也就是比把资金放在那些不知道会不会倒闭的银行要安全一些而已。
因此,306的回报,足够骄傲!
听到现场的议论声,包括同僚们的议论声,巴尼弗兰克及时收住了那个问题,“难道你觉得306的回报,就已经足够?”
他有些感谢现场窃窃私语的那些人,不然,只要问出那个问题,自己不免又要被嘲笑一次。
但就这么放弃?
“所以,你不能为这笔投资,提供更高的回报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