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是届时我没有高升,因为先天的优势,我们也一定会拿到大量的订单,杨刚心里转着这些念头,“冯总,您分析得非常有道理,但我觉得,论成本,我们不一定就会比韩国产品高。”
“他们在规模成本上有优势,但我们一定在管理成本上有优势。”
冯一平真的很想笑,你一国企,还说管理成本有优势?
“在客户基础上,他们是占有优势,但我们同样有优势,我们有天然的优势,只要我们量产成功,价格合理,”杨刚看了总装的那位大校一眼,“我们一定会迅速获得很多用户。”
“芯片不是一般的产品,它关系到我们方方面面的安全。”
冯一平也懒得反驳了,打感情牌?说自己是民族品牌?
只要是大规模应用的产品,想靠民族感情牌获得市场?
这样的套路,现在早就没有市场。
也就是国防等敏感领域,确实可能会天然的支持,但那点市场算什么?
他也懒得和杨刚去争论这些具体的问题,“你真的是完全不明白。”他又重复了一遍。
大家都感觉到会议室里的火药味浓了起来,杨刚渐渐的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,而冯一平的脸色,同样也不好看。
洪院长很是庆幸,自己幸好没有表露出同样的意思,因为冯一平的态度,现在非常的明确,他一点都不像是支持杨刚想法的样子。
“如果从最早的存储产品算起,内存产业,至今已经走过了超过100年,在这100多年的历史中,内存产品,从最开始的打孔纸,到后来的磁鼓存储器,到磁芯存储器,到半导体晶体管存储器……它们已经创造了接近1万亿美元的产值。”
“而这个巨大的市场中,一直在发生着你死我活的惨烈搏杀——现在也正在进行着。”
“美欧日韩,以及我们对岸,都投入了巨大成本,以期取得市场的主导。”
“但他们中的大多数,最后都不得不黯然离场,在奇梦达之前,已经有太多的巨头轰然倒地,就连开创内存产业的三大元老,英特尔、德州仪器和ib,也分别在1986年、1998年和1999年,凄惨地退出了他们开创的这个市场。”
“你只看到了奇梦达的失败所留下的部分教训,但你有没有考虑过,内存市场的主导者,从美国,变成日本,再变成现在的韩国,这背后的根本原因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