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除了个人和公司用来航拍的消费级别无人机,我们还在研发可用于电力巡线、农业植保、地形测绘、交管检测、假日安保等工业级别的无人机。”冯一平侃侃而谈。

“我们相信,未来会发掘出更多可以应用无人机的场景,重要的是,无人机,是我们正在研发中的一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

领导们此时有些不明觉厉的意思,除了能理解冯一平提到的那些应用场景,对无人机这样还不常见的产品的其它方面,他们了解得并不多。

但无论是10万台、100万台,还是100亿美元,他们都听进了心里,他们都听出了冯一平的雄心,以及他们对这个市场的把握。

他们不太清楚这样几千块的产品,利润会在多少,但他们清楚,这样的产品,对出口拉动很大,而且利润也一定不会低——想想刚刚拼出来的“中国智造”吧。

“相关的技术呢?”领导问道。

“无人机有10个关键的组件,包括传感器、软件、ai和算法、电机执行器处理、无线网络、材料科学、导航、内存、能源管理和存储。”

“除了内存和无线网络,其它的8个关键组件,都是我们自研。”冯一平回答道。

“因为这些关键组件,并不只是用于无人机。”

领导点头,“我们要掌握核心技术。”

这也是冯一平成立π部门的主要原因,他不希望在这些关键技术方面受制于人,因此,他对专家们提出的如有可能,收购一家内存公司的提议,很是上心。

尽管那些专家,可能都不觉得这事能够实现,因为那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世界上知名的内存厂就那么几家,且都投资巨大。

如果能解决内存的问题,剩下的无线网络,那不是问题,这方面,国内本就技术先进,倒也不用另起炉灶。

他们很快抵达原本的候机大厅,下车的领导看到眼前的这一幕,一时也忘了要去慰问刚才控制无人机的工作人员。

宽敞的大厅,此时已经被布置成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:从商品入库,到出库,装进包裹里,然后分发出库,安排接单设备,再送到用户手中,或者智能储物柜里……

整个过程,全部自动完成,没有看到一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