劳尔德又一次打断了他,“而卓有成效的改进的结果,就是现金流缩水超过40,而运营成本上涨了超过30,总收入缩减了……”
苏世明重重的在桌上敲了敲,“那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扩大希尔顿的规模。”
“哪怕在目前这样艰难的局势下,我们也没用停住扩张的步伐……”
“相比收购时,希尔顿的规模,确实有所增加,对吧。”加里科恩问自己这边的徐斌。
虽然他们对这些数据同样清楚,但他记得,徐斌到现在还没机会说话。
劳尔德不用在意这些,他作为劳尔德的副手,却必须关注这些小细节。
徐斌点头,“是的,规模扩大了不到3,但之所以在规模上有扩大,主要是因为,”他看了苏世明一眼,“被收购之前,希尔顿已经着手进行的那些项目。”
说白了,这些方面的成绩,可以说和你们并没有关系。
如果硬要说贡献,那就是你们接手后,没有砍掉或者暂停这些项目。
“所以你看。”加里科恩笑着朝苏世明摊了摊手。
苏世明这边,终于有另一位帮老板说话,“但是为了节省支出,我们原可以砍掉这些项目……”
他的话同样遭到了打断,还是加里科恩,“虽然我们高盛没有经营过酒店业务,但我同样知道,砍掉原来计划好的那些项目的结果,怕是不但不可能节省支出,反而会增添很多麻烦。”
随着他这话,他们这边的四位,看着苏世明的那个手下的眼神,大概可以用布鲁斯李在《精武门》中的一句台词来形容,“我读书少,你不要骗我。”
徐斌主动开口了,“还有,也不是所有的这些新增的项目,都增加了开支,据我们所知,希尔顿在中国的一些酒店项目,并没有占用多少资金。”
这样的事,在国内还真不稀奇。
现在很多招商项目,说是投入多少多少,但这些投入,很多都是口头上的,倒是地方金融机构配套的贷款,是实打实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