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一些事上,我们国家,确实也存在双标的地方。
打比方,同一个地区,同一个项目,折算起来,同样的投资金额,带着美元的国外公司,就是比用人民币的国内公司受欢迎。
带着美元的国外公司,在同样的项目上,不仅能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,在一些内资很难投资的项目,比如参与一些大型国企的改制上,他们也非常容易得到参与的机会。
所以,自从知道是冯一平搅和黄了中国投资他们的30亿美元的交易后,苏世明是一听到冯一平这个名字,就真是一肚子火。
在上市前夕,他们确实非常渴望来自我们主权基金的投资,来自中国的30亿大手笔的投资,自然会引发很多投资者的关注,带来更多的认购,有助于他们以高价顺利上市,并募集更多的资金。
同时我们还知道,像在上市之前的认购,都会有相当大的折扣——内地一些公司到港股上市,为了上市顺利,让香港知名企业认购,就是如此。
但黑石发现,应该是中国的主权基金,太希望能有投资华尔街的机会,所以,在这个问题上,他们好像不太敏感。
那他们自然不会客气。
在那份他们已经谈好的协议草案上,那30亿美元的认购价格,是他们计划公开上市价31美元的955,可以说,是几近于无了。
换做其它任何一家机构,这么大金额的认购,都不可能接受这样高的价格,那本来意味着,他们在上市之前,就能小赚一笔。
其实也不好说小了,30亿的认购,相差5个点,那就是15亿美元。
还得说一句,黑石是一家同股不同权的公司,他们的创始人及公众投资人持有的权益凭证,都叫做“合伙权益单位”,根据相关的章程,公司事务基本由担任合伙人的创始人来决定,普通合伙权益持有人仅获得有限的投票权。
而在那份协议上,我们那高达30亿美元换来的99的股份,则没,有,任,何,投票权!
所以,到哪儿还能找到这么好的投资人呢?
而对那几乎已经到手的30亿美元的投资,苏世民他们已经规划好了一系列用途:就用来投资他们看好的一些中国国内的项目。
有了中投的背景,以及用的是美元,这必将让他们在中国得到很多很难得的好项目和好机会。
所以,用一个很高的折扣,让我们认购他们30亿美元的股份,保障他们能以高价顺利上市,之后,还是用我们投资的那30亿美元,拿到我们国内投资一些必赚的项目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