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呵呵。”有些人在笑,有些人在摇头,好多人是边笑边摇头。

他们显然都对这个问题不陌生。

飞机稿,是业内的行话,顾名思义,就是不出街的广告创意。

什么是不出街?这是相对于“出街”而言的。

出街稿,指的是得到广告主认可,进而得以实施,花钱投放到媒体、电视上的稿件、创意。

飞机稿就相反,没得到认可,更不会被实施。

简单说,就是假广告。

现在的戛纳广告节,很多参赛的作品,就是为了参赛拿奖,而“特制”的广告创意,也就是飞机稿。

曾几何时,广告人的梦想很简单:在戛纳擒下一尊狮子,或在伦敦拿到一支铅笔(黄铅笔奖的奖杯,英国设计与艺术指导协会下的一个全球性年度创意比赛)。

得到这两个奖中的一个,不仅是对你创意哲学的肯定,更是你出任创意总监(ecd),赢取白富美,走向人生巅峰的捷径,这因此也是广告行业公认的两条成功之路。

问题是,出街广告,往往会“死”的很惨,于是以拿狮子为指引,不少广告公司创意人开始陷入疯狂地“造飞机”事业中。

无论是假慈善,还是伪发明,只要能吸引眼球,拿到梦寐以求的狮子,道德和职业操守纷纷被抛在九霄云后。

不少公司还专门设置了飞机稿生产车间,目的就是为了比谁“飞”的更专业,“飞”的更精彩。

在这样的成功学的驱使下,曾经那个创意与灵感迸发的戛纳广告节,已经逐渐演变成了如今飞机稿横行的功利大战。

现在的戛纳广告节,可以说就是一个飞机场。

区别不过是,大家打飞机的手法各有不同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