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么,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来说,你和你的广告节,应该是戛纳的一个大客户,对不对?”

“这前后近十天的时间里,为戛纳带来了超过一万人的高端及精英人士,这能给戛纳这个不过刚刚七万多人口的小城市,带来多少工作机会,带来多少消费?”

“而且广告节从1977开始,就一直固定在这里举办,累计为戛纳创造了多少gd?”

“所以对戛纳来说,广告节自然也算他的大客户,难道这样的大客户,没有一点议价权?”

“比如,涨价可以,但是,能不能设置一个上限?从尼斯机场过来,出租车上限为60欧,或者80欧?酒店,最多只能是平时的两倍价格?指定的一些餐厅,固定的菜单,人均最高20或者30欧?”

“我们很相信萨维奇你和你的团队的操守,只是,我想肯定也有一些闲言碎语飘到了你们耳中,有些与会的公司,猜测广告节组委会,也能从这高额的消费中获得部分收益。”

萨维奇能说什么?“我们是有听到过类似的言论,我们也很无奈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年年都在协商,可一直就是没有任何进展。”

其实花费太高的这个问题,如阳狮、w等,说过也不止一次。

花几倍,甚至上不封顶的高价,来享受和平常相比,没有任何区别的服务,谁心里都不会好受。

换做萨维奇自己来参会,也会这样想。

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年月,关于这方面的意见就会更多更集中。

只是,他们确实尽了力。

“我们何尝不想让大家的花费能降下来,能有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参加广告节呢?”

对他们来说,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。

一家公司来参加广告节,提交的每一部作品,需要交给广告节400到1000多欧元,一个人往返的机票,加上广告节8天的花费,至少都在一万欧以上。

你总不可能只派一个人来吧,那就是参加一次,也就是不举办什么活动,动辄要花掉三五万欧元,这对很多公司来说,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