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代周刊的一位记者写到,“拜托,那些抱怨ihone的家伙,你们看看五年前的iod吧。”

“第一代的iod,那个单色界面!那个笨重的轮盘!看起来像一个穴居人会用的东西,而现在的iod已经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。”

“想象一下,未来的ihone肯定也会进步很大,你会在几年内有一个超棒的手机,而且会更便宜。”

“所以如果你现在还不能欣赏这款ihone,那就拜托看得更远一些吧!”

这位确实看得够远。

用不了多久,世界上的智能手机,就全是ihone的这个样子。

反应最为激烈的,要数安卓的那批人。

虽然他们同意冯一平和鲁宾的判断,他们研发的系统,未来能适用在很多设备上,但遗憾的是,在今天之前,他们没有发现合适的。

直到他们看到了ihone。

这简直是承载这个系统,再好不过的载体。

如果在未来,大家用的手机,都被这样的智能手机所替代,那么他们现在研发的这款系统,不是有可能运行在几亿部设备上?

当然,在反复观看发布会的相关视频,并且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后,他们对苹果也不是没有意见。

他们觉得,苹果还是那么固执、封闭,看起来,苹果依然无意让开发者们,为这款智能手机,定制个性化的a。

所以,苹果虽然杰出,但相较之下,难免有些小家子气。

因为他们正在研发的安卓,从一开始,就定位为一个开放的平台。

这才是大气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