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记得,对国内影视界,包括香港影视界的特色,冯一平做过了很多分析,其中很无奈的一点就是,因为发行的范围有限,导致制作公司,都会扎堆制作一些目前受观众喜欢的类型的作品。

赌片受欢迎,那就全拍赌片,如果黑社会的电影受欢迎,那么大家一窝蜂的拍黑社会的电影,警匪片大家爱看,那就一窝蜂的拍警匪片……

流星花园火了,跟着出来一大堆花园,还珠格格爆红,顿时又是一长串的格格公主,谍战片受关注,那又是各种特工组……

这道理也很简单,就像对周宁他们来说,一个栏目最主要的生存指标,是有没有广告商赞助一样,影视公司最主要的指标,不是一定要拿出良心之作,而是要拍出来会赚钱的作品。

影视作品,本质上和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其它作品,并没有什么两样,都是用来产生利润的载体。

那些说只是为了艺术的影视公司,最后只会是被艺术所抛弃。

基于这个大前提,上马一些风险较小的项目,显然最稳妥不过,那扎堆这样的事,也在情理之中。

因此从大银幕的角度来看,现在已经很少有公司会上小众的文艺片项目,或者说题材不太热门的项目。

但如果有渠道能在全球找买家,这个情况,自然能得到非常大的改观,一部投资几千万的小众电影,换算下来,不过是几百万欧元或者是美元而已,只要在海外找到一个买家,那就是回了本。

“呵呵。”想着想着,他也笑了起来,以后,嘉盛传媒,绝对会是国内敢投资小众作品最多的一家传媒公司,这显然能交好很多导演和演员。

毕竟虽然很多时候,迫于现实的压力,大家会身不由己,但还是会有很多导演和演员,希望能有机会制作或者出演一些有艺术价值的作品。

他跟着想,要是总局知道了这个消息?会不会对自己另眼相看?

看今天这势头,总局这一次,显然是要拉偏架的样子,这已经有了很多前车之鉴,类似的情况里,受委屈的,总是内地的公司。

理由嘛,那也是现成的,在这个大家庭里,内地就是老大,既然是老大,那就得有个老大的样子。

所以陈韬最想看到的,是把事闹到了总局的香港演艺人协会。

如果在知道自家公司,收购了漫威之后,那个协会里的很多会员,会不会有想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