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轻点的则是直接得多,“一平,我们等着你收拾网上那些胡说八道的家伙。”

或者是,“今年在镇里会上什么新项目?”

作为这次在场的媒体中,背景最硬的一个团队,金诚的摄制组,自然占据了最好的机位,当然,随着周宁的到来,他们配置了不止一位摄影师,除了固定的,还有移动的。

他和周宁也站在一张矮凳上,看着里面那热闹的场景,9成的注意力都放在冯一平身上。

“这么受欢迎的商人,你以前见过吗?”周宁在金诚耳边喊道。

“见过,”金诚大声说,“不过,没有见过这样的。”

“哪样的?”

“你听听看,所有人,不说那些比冯一平年纪大的,就是和冯一平年龄相仿的,也都是叫他的名字,而不是称呼冯总。”

“我也注意到了,”周宁用力的点头,“这说明,在他们心目中,冯一平不止是一个成功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商人。”

“他是亲人,”“他是家人,”两人异口接近同声的说。

这话的潜台词是,冯一平的家乡人,喜欢的是他这个人。

一声“冯总”,尤其是家乡人的一声“冯总”,看似是尊重,是佩服,但是,距离感就出来了。

那些衣锦还乡,被家乡人围着叫各种总的商人,那些人之所以围着他,多半不是因为他的人,而是他的钱,他的地位。

当然,这样的区别,有些人无所谓就是。

“谁说我们的农民兄弟没有组织纪律性?”省长坐在电动车上,回头看着广场上那些被劝回家,没有跟上来的民众,一边向聚集在路边的民众挥手,一边和书记说。

“是啊,”书记点头,“你有没有觉得,这里的人,这里的面貌,和其它的地方,有很大的不同?”

“上次回去后,我就想过这个问题,我觉得最大的不同,是这里的老百姓,知道现在的好日子的来之不易,知道珍惜,也觉得骄傲。”省长说。

Tip: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,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