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时的冯一平,也在参加最后一场讨论会,这场讨论会也从一开始,就变得激烈起来。

两鬓斑白的波兰总统亚历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,可能是因为今天是年会的最后一天,也可能是因为今年是他总统任期的最后一年,所以一开始就语气激动的质问道,“为什么我们大家要跑到这里来讨论,而不是立刻采取行动,去解决所讨论的挑战?”

他的发言不但没有引起大家的反感,反而为他赢得了热烈的掌声,恐怕还是这次出席年会的所有国家元首中,掌声最热烈的一次。

连冯一平也替他点赞,这老哥狠!

年会的这5天,要说没收获,那也是假的。

这里同时聚齐了世界上上千家最优秀公司的负责人,单是这样的机会,就非常难得。

这么多人精聚在一起,哪怕就是闲聊扯蛋,那也有很大的几率,蹦出一些真知灼见来。

至少至少,你能接触到不少新的想法,认识一些新的朋友——冯一平这样不太需要的例外。

但是,要说这个冠上了“世界”的头衔,成员组成也绝对的世界化的会议,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直接的好多改变,那,也真还没有。

崇高严肃、宏观远大的宣言和计划,真有不少,但是这些宣言和计划,最终能落实下来的,绝对是寥寥无几。

但这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劣根性,而是在这个全球化已经越来越紧密的今天,有些事,确实需要大家坐到一起协商除一个章程来,自己才比较不会吃亏。

比如气候问题,大家肯定都知道,减少碳排放,有多么必要和紧迫,但是,只我减了,不但我很吃亏,而且也不会有什么用。

克瓦希涅夫斯基总统之后,与会嘉宾也都反复谈到了“落实”的问题,毕竟在座的时间都算得上宝贵,要是在这里逗留了5天,最后没留下点什么真正的好东西,那确实也有点说不过去。

冯一平却提出了一个更具体的举措来,“从管理的角度来说,落实的不好,在于监督不力,以大会的结构来说,这方面还确实有些不足。”

“那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,每年邀请一定数量,比如说数百名的青年学生来参与大会的讨论,以监督领袖们的行动?”

“我想,首先,从资金方面说,这应该不是问题,毕竟大会的会员,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公司,目前已经超过千家。”

“其次,年轻人总是最热情的,我想他们也乐意和自己心目中的那些商业偶像多接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