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话他没说,黄总应该清楚的,但他还是提醒了一下,“香港的监管机构,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很严。”

还是那句话,事物总是两面的,成功在香港上市,成为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家电连锁公司,固然让他的个人财富,迅速增值,但同时,也等于是为自己找了一个严厉的婆婆,很多事,就不能像过去你们随心所欲。

“嘉盛自己的投入,不是只有两个亿吗?”有人问。

“另一部分,是厂家的折扣,我们的定价,和他们的定价,是两种不同的模式。”财务总监说。

这一次,这些厂家也是真的下了本钱的,而且,厂家们选择这么做,很有可能,就和他们这些家电连锁公司的作为,不无关系。

“或者,我们可以和以前一样,到时直接把价格降到和嘉盛一样?”有人提议。

不和厂家商量,就先降价的事,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干。

这个提议,马上遭到了大家的反对,主要是,现在这个时机还这么干,真不合适。

冯一平一向强调,不但要让用户满意,也要和供应商搞好关系,但是他们公司行事,还真不像冯一平,他们绝大部分精力,都用来讨好用户,为此不惜一次次的拿供应商开刀。

在阳春三月的时候,他们和格力的交涉,以失败告终,这会已经崭露头角的董女王,非常强硬,坚决不满足他们降低供货价的要求,于是,他们甚至对目前已经是国内空调业的老大的格力,发出了清场令。

在今年的金秋时节,他们在没有通知供应商的情况下,他们启动了一次让供应商跳脚的促销计划,抛开厂家的建议零售价,将在售商品的挂牌价,全部调整为进货价。

这样单方面的举措,当时引发众多供应商不惜公开向他们宣扬,要罢售。

这事,不过是刚刚解决好,这个时候,再来一把?那怕是真的会让那些生产厂商耗尽耐心。

客大欺店,也得有个限度不是?

“全面比较后,我们的价格差距,有多大?”黄总进一步问。

“平均在30以上。”下属回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