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方面,受益最多的家乡的父老乡亲,对冯一平的各种举措,自然最支持,另一方面,对这种新式的,和高科技沾边的购物方式,大家就像赶时髦,或者说攀比一样的争相去尝试。
小地方嘛,就是这样。
我们知道,一般而言,品牌或者星级酒店,连锁超市这些,也可以算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显性指标,市里的官员和民众,对嘉盛超市的入驻,都是非常欢迎的。
五里坳的民众,对镇上居然没有同时开一家超市,相当不满意,连冯振昌都亲自打电话过来过问,现在,在已经外迁的车站原址上,一座占地三千平的超市,正在紧张施工中。
当然,看样子,下个月的那波促销显然赶不上,但并没有关系,可以网购啊,一平说他的线上商城里东西,质量绝对有保证,那就一定有保证,一平说下个月的促销会很实惠,那就一定很实惠。
……
这些信息,随时随地的通过各种渠道,汇总到黄浦江畔的筹备中心里,金翎看着各地报上来的相关情况,觉得事情好像有些超出控制,“看起来,比我们预计的规模和影响要大得多。”
“你也不想想,不说我们这次花那么多钱在各路媒体上各种打广告,就我们8000多家便利店,这么多天下来,散发的彩页也近千万份吧,还有回应顾客的咨询……加起来,这得直接影响到至少一千万以上的人。”
“其实不止,”又恢复了往日专业态度的方颖芝说,“我们有近一半的便利店,分布在全国的各大、中型城市,平均算起来,这些点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均在500以上。”
“从正式启动宣传,到商城上线的这一共40天里,除掉那些不关心的、每日重复的,就是这一半便利店,至少至少,也能有效影响超过2000万用户。”
冯一平算了一下,4000家,日客流量500人,40天,“这是一个客观到偏保守的预计。”
方颖芝看了他一眼,“还是保守点的好。”
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太多,冯一平总觉得,她这话好像有所值的样子。
“吭,”金翎咳了一声,“早知如此,我们就不应该在广告方面投入那么多,有我们的便利店来宣传就够了。”
“这么关键的第一次,准备充足点总没坏处,哪怕确实是多花了一些,也无所谓,媒体上广告的优势也是有的,我们的便利店,可能在一个个点宣传得很好,但不一定能够连成面,媒体上的广告,恰好就有效弥补了这种不足。”
“问题是,现在的电商,普遍都鼓吹线上的种种好处,有的甚至说传统的实体店肯定没有出路,我们这偏偏两手都要抓,”金翎摇摇头,“老板,你又这么独树一帜,不会是又要推出什么新理论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