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过过,所以我们知道,即使他们收到了这几百块钱,也不会花一分钱在改善生活上,就是日后日子好起来,一时半会也改不了这样的习惯。”他看了梅秋萍一眼。
梅秋萍瞪了他一眼,又说我,家里又不是有金山银山,过日子,不是得细水长流吗?
现在人多,我懒得跟你计较。
“可惜我们目前还没办法,帮助很多太多的家庭改变现状,但我们知道,一件还算过得去的衣服,一双和同学差不多的鞋,对一个孩子的意义。”
他这会又有些忍不住想起了儿子。
儿子考上高中后,他们去乡里帮着收拾租下的那间房子,在箱底,发现了初中前那个暑假,梅建中带他去买的那件海魂衫。
他那两年个子窜得特别快,那件衣服,到二年级时就已经穿不上,但依然被他叠的好好的,还用袋子套了起来。
那会他们没多想,现在想想,那应该是儿子第一次穿上和周围的同学差不多层次的衣服。
在日子不宽裕的大人们看来,一件衣服,可能是几块钱,或者是十几块钱,可是在一个孩子的眼里,一件和同学差不多的衣服,一双和同学们都穿的差不多的鞋,其实并不只是一件衣服,或者是一双鞋。
“所以我们最后还是觉得,送钱,并不是最好的办法。”
“对,你说得对,有了钱,你们在当地,也能买到质量不错的东西,可是对我们来说,不管是钱,还是衣物,还是粮食,说到底,都是一份心意,而心意,最要紧的就是一定要真,一定要纯,所以这些东西,还是我们自己亲手张罗的才放心。”
“多花点心思,多花点钱,那也是值当的。”
一个老农民,突然说出这样一番细腻的话,赵局长一时还真是一愣。
又听出他话里隐隐的不信任,这就让他们有些尴尬。
恼火也是有的,但在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农民装扮,还保持着农民本色的人面前,那样的情绪,他们不敢表露出来一星半点。
其实就是表露出来了,冯振昌也不会在乎,原来他连乡长都没见过,但这些年,官员嘛,见得真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