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一平商学院的那个学习小组的哈恩,这时正和几个球友,开着高尔夫球车,行驶在山丘上的stanfordgolfures里。
这是斯坦福几处高尔夫球场中最高档的一个,自然是收费的。
当然,对薄有身家的哈恩来说,这自然不算什么。
他们在第五洞停下来,说说笑笑的赌自己今天能打几杆,其实他们这样的活动,目的并不在打球,而是在于交流。
人脉即资源,哈恩加入了很多这样相对固定的小团体。
在一个体态富态的老兄挥杆的时候,哈恩旁边的那位,也是在互联网领域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,现在没有创业,享受生活的同时,一直在需找投资机会的斯蒂文森,有些感慨的谈起了今天最热的话题。
“今天这事,你知道我最羡慕谁吗?我最羡慕那个年轻的中国小子,他真是搭上了一趟开往史上最大金矿的顺风车,啧啧,这回报,连奥马哈的那位也自叹不如。”
奥马哈的那位,自然是巴菲特老先生。
“得了吧斯蒂文森,”这事上哈恩还是挺有发言权的,“有你想的那么简单?”他说。
“除了幸运,我真看不出其它的原因。”斯蒂文森说。
“幸运?”哈恩忍不住摇了摇头,“那位冯先生,虽然非常年轻,但是跟他接触过的人都知道,他对很多事情的见解,都会出乎你的想象,你难道没看过他们那本书?你难道不知道云计算现在有多热?”
“你难道没留意到他这一两年手笔越来越大的商业运作?你难道没看到他得到了多少人的欣赏?苹果的乔布斯、亚马逊的贝佐斯、星巴克的舒尔茨,还有麦当劳的那位。”
“你觉得他们凭什么都对他另眼相看?”
“我知道他在商业上,可能会有一些东方式的见解,会让不少人感到新奇,”斯蒂文森怕是被羡慕嫉妒恨蒙住了双眼,不愿意否定自己的观点,“可是你说说,他自己也多次说过,他是一个对代码一无所知的人,那他除了当初的那笔投资,他给谷歌带去了什么?”
“是的,他对代码一无所知,所以,谷歌让他担任战略总监。”哈恩带着点讥笑地说道。
他们俩议论的这个话题,引来了其它几位的关注,这会索性连球都不打,饶有兴致的围观他们的这场争论。
“一个连最基本的技术都不懂的人,怎么会对未来的战略有什么高见?”斯蒂文森依然嘴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