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哈哈。”冯一平只得干笑。

说实话,让她们娘俩跟爸妈一起住,他首先不愿意。

虽然不管是爸妈还是黄静萍,说起来现在脾气都很好,但是,婆媳之间,不是脾气好就没事,生活习惯的差异才是大问题。

这短时间一起住住还挺好,要是长时间在一起住,肯定会有矛盾,到那会,一边是爸妈,一边是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吗,该头痛的就是他自己。

“一平,我跟你说,今天我们又收到了不少东西,”黄静萍语气有点沉重,“收到的这些,都是大家花了很多心思做的,今天还有一位快80岁的奶奶特意做了一双很好看的棉布鞋,我觉得这些礼太重,还是你说的对,就应该什么都不用收。”

“可是阿姨说,这些收下的好,不收大家还不高兴,你说怎么办?”

“这个还真是很贵重的东西。”冯一平也有些感慨。

这样的心意,和千里送鹅毛也不相上下。

他从小就知道,自己的乡亲都不坏,但是,你也不能把他们想得太好。

比如在以前机会少,大家日子都过得紧巴的时候,什么都看得紧,什么都看得重,就为了几棵菜或者一畦庄稼,都可能会吵得不亦乐乎,之后老死不相往来。

包括自己爸妈也一样,特别是自己妈妈,那真是一点亏都不能吃的一个人。

但是,这里乡风毕竟还算淳朴,现在富起来后,和妈妈梅秋萍一样,大家都变得大度了许多——主要是有能力大度。

这也是所谓的仓廪足而知礼节吧。

还有一点,用现在时髦的话说,大家至少都怀有感恩之心,对自己这个带着大家致富的人,心里那真是感谢,平常都没机会,现在自己有了女儿,如果还不给机会让他们表示一下,好像确实也说不过去。

况且妈妈说的也对,这就是村里的习俗,不过这一次大家都特别用心。

但是,这样重的心意,确实是一种压力。

“是我想的岔了,村里人和我家的关系,不同于镇里的人和你家的关系,那就高高兴兴的收下来,高高兴兴的跟他们道谢,放心,我再努力的带着大家赚更多的钱就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