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项举措,我建议不设时间表,什么时候评估合格,什么时候结束。”
“公司发展越快,公司规模越大,下面越要稳,我同意你的说法,”金翎说,“我建议这个评估小组,由监察部主导。”
“具体的我不过问,你看着办就行,”冯一平说,“第二件事,是关于智通在国内上市的相关事宜,这个我也不设时间表,你和洪总商量后拿个大概的章程出来。”
“智通既然不好在欧美上市,那是不是可以考虑香港?”金翎说,“你看,从今年开始,连美国也在强力呼吁人民币升值,国内学术界也有关于不再紧盯美元,实行汇率改革的呼声。”
“按目前的趋势看,确实如你所说的,我们国家的gd,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,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,而且看样子会一直保持大幅的顺差盈余,这也是支持人民币升值的客观条件,对不对?”
“不错啊,终于肯自己考虑这样的问题。”冯一平眼前一亮。
金翎懒得理他这样说是夸,其实是贬的话,“在这样单方面升值预期的前提下,借外债自然更划算,哪怕是不借,但是有这样的一个条件也不错,对不对?”
“而在香港上市,最有利的条件,就是能更容易的筹借到低息外债。”
金翎说得完全在理,国内很多公司选择到香港上市,主要考虑的就是这一点。
按照现行规定,借外债之后,可以用人民币购汇还债。
在这个前提下,关于汇率和外债的关系,说起来很复杂,但只要记住一点就好,我们欠外债的时候,如果人民币升值,还的时候自然占便宜。
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小,公司向境外银行借款,就是不考虑套汇和套利,就是不能完全抹平贷款利息,也能大幅降低融资成本。
比如冯一平现在借的20亿美元贷款,贷款利率再低,这个利息也不是个小数目。
“那就按你说的来,如果在香港上市有利,那就在香港。”
金翎有这样全面前瞻性的考虑,冯一平当然要支持,哪怕人民币在近两年不会大幅升值。
“那上交所那边呢?”金翎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