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不要多,只要能拉来8位数的投资,加上他们俩手里能动用的资金,那在和冯一平谈的时候,腰板就会硬很多。

然而,得到的反应,都非常一致,那5家风投,连他们的计划都没细看,客套都没有,或者说都懒得客套,也不说先研究研究,都直截了当的表明,“不会投资。”

如果说,有一个行业,在很多领域的看法不会比冯一平差,那么这个行业,一定是风投行业,风投对一些领域前景的看法,比华尔街的那些人还要准确。

毕竟华尔街现在很多时候并不考虑实际情况,越来越热衷于玩数字游戏,越来越热衷于研发一个又一个一般投资者很难弄明白的模式,或者是数学模型。

而风投公司则不一样,他们获利,主要是通过投资一些创业公司,并扶持该公司上市,在上市时退出获利。

因此,对于电动车行业,这些风投早就请了多个专业机构做了评估,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两个:一,不论是电动车还是油动车,只要是汽车公司,在现有的环境下,很难成功io。

美国最后一次汽车公司成功上市,还是47年前,1956年的福特上市。

二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预计电动车相较于普通油动车来说,仍不具备竞争力。

这些机构的专家们做了科学的核算,只有当油价上涨到8至125美元一加仑时,电动车才能与油动车相抗衡。

而现在,哪怕美国攻入了伊拉克,伊拉克的石油出口,近期内不会恢复到战前每天300万桶的水平,但国际油价依然保持在最高不过30美元一桶,美国国内的油价,不过2美元左右一加仑。

离8美元都差得老远。

有了这两点,风投公司甚至都不用去考虑那些报告中其它的一些意见,诸如技术不成熟,存在安全隐患等,就普遍对这个行业关上了大门。

这样一个成功io看起来遥遥无期的行业,对各风投公司来说,那就是一个无底洞,他们没有兴致去实验,究竟要花多少钱,才能把这个洞给填满。

应该说,这些风投公司的决策,真的是非常正确,至少比美国政府要正确得多。

美国一度蓬勃发展的那么多电动汽车公司,包括一些风头不必特斯拉差的,后来活下来的,只有特斯拉一家,成功上市的,也只有特斯拉一家。

而其它的那几家,同样得到美国几亿美元无息贷款的电动车公司,无一例外,全都倒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