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真是一个急性子!
“我已经听过你的构想,不得不说,很天才,”施密特说,“那你认为,就目前来说,我们迫切的需要做那些方面的工作?”
这差不多就是面试吧,冯一平想。
施密特显然不想重复的听他的构想,冯一平其实也不愿意再重复说一遍。
“我想,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,搜索业务,总是我们的重中之重,这也是我们发展的基础。”
这话大家都明白,实现梦想,需要坚实的现实支持,而搜索业务,一定会是谷歌收入的大头。
“所以,目前来看,还是要围绕着如何把搜索业务做强,我觉得,目前,很有必要开发出自己的一款功能完善、跨平台的,兼容性好的浏览器,开源,而且免费下载。”
这是之前会面时没有提起过的,“而且,它还应该有这样的一些特点,运行稳定,速度快,占用系统资源少。”
“可是,我们一直和oera,以及摩斯拉有着良好的合作。”布林说。
佩奇仰头看了会天花板,说道,“冯说得对,将来总是要有我们自己的浏览器,早开发比晚开发要好,而且,这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搜索份额。”他又在笔记本上,加入了一项内容。
“还有呢?”不等施密特说,他就抢着发问。
“还有,比如邮件系统,道理同上。”冯一平说。
不再等他们发问,他接着说,“以及将来几乎所有的设备和程序,都会应用到的电子地图。”
“不过,要想把这些做好做强,当前应该在云计算和云存储上多投入一些资源,这是一项基础技术。如果我们的云计算和云存储项目发展得好,那我们的搜索,可以更精确,更及时,两分钟前的搜索结果,和两分钟后的搜索结果,将会有明显的差别。我们的邮件系统,可以更安全,有更大的存储空间;我们的地图,可以在平面地图的基础上,发展出三维立体地图,最后成为佩奇所期望的全景地图……”
刚开始,施密特还用客气,但略带审视的目光,看着这个年轻的中国小伙子,在哪里侃侃而谈,后来,随着冯一平越说越多,越说越具体,佩奇和布林已经在做记录,到最后,连他也拿着一个本子在记。
冯一平所说的这些,有一部分,是他们有思考过的,但更多的部分,则是他们目前想都没想到的,极有意义,而且这些内容,或者说方向,综合来看,又很系统,和实现他的那个构想,息息相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