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哦,这是我姐送的,再说,东西不就是拿来用的吗?”难道还供着啊!

“你知道吗?你的第三期杂志,让不少老师都跌破了眼镜。”金老师又换了一个话题。

“是,我想得到。”

他送的时候也看得出来,第三期杂志,是老师们最不以为然的,主要是封面上那肯定的、标题党风格的那几个字,在全世界都在热议着互联网经济的未来,包括一些大学,也都争先恐后的在类似的项目里砸钱的时候,这样的话,当然不受那些治学严谨的老师们喜欢。

可是,也正是这样,原来有多么不以为然,十三号后,就会有多么重视,所以一些原本把他送过去的杂志随手一丢的老师,后来也都把那期杂志翻出来看。

可以说,冯一平完美的实现了他的目标。

“你那个杂志社里,能人不少啊!”

“我是很认真的花了很多心思去做这件事,也高薪请了不少优质的人才,还和不少专家建立合了作关系。”这个时候,说起自己的那家小杂志社,冯一平可不能谦虚。

“学院决定了,你的杂志,学院图书馆会订上一些,还有不少老师,自己也会订,所以,以后你也不用再辛苦的挨个送,怎么样,高兴吧!”

刚到办公室,金老师就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。

“高兴,也很荣幸!”十几块钱的杂志,就是图书馆和各个老师,一起订上两百本,也才三千块钱,不管是对学院还是老师,那都不是事,“可是,其它的学院就没有我们学院这么有眼光吗?”

其它学院,包括学校主办公楼,他都厚着脸皮送了不少,到现在却只有自己的学院捧场,他当然有些不满足。

“那就得看你自己,今天找你来,主要是你申请众筹社的事,陈老师工作忙,把大部分的事情交给了我,我和他一起,找了相关的各个部门,也刚刚得到通知,你的这个申请,被特批了,院里和系里,原则上也同意你这个一年级的学生担任会长,当然,你还是要参加社团部的上岗培训。”

“真的?”这又是让冯一平高兴的一件事,他知道自己的这个申请,不在条框范围内,原打算就是个通告或者说是报备一下的意思,没想到,居然给特批了。

看来,规矩这东西,定下来就是为了打破的,主要得看对象是谁。

那这么说来,自己这个一年级的新生,在学校里终于也有了点份量!怪不得有人举报他缺课,金老师都不放在心上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