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平,你也太省了吧。”见到公司里那么拥挤,林慧感叹了一句。
“呵呵,能省一点是一点,我一向反对花大价钱租写字楼,不过,等到下半年就好了。”下半年,好些部门,可以移到酒店办公。
林慧看着办公室里繁忙的场面,知道冯一平也不清闲,在那个小小的会客室里聊了十来分钟近况,就开门见山的跟冯一平说出了来意。
“一平,是这样的,我老公一直在南边,工作倒还不错,收入也可以,只是他爸妈年纪渐渐大了,也不好离家太远,所以我们准备回来,但是回来后,想找和那边一样收入的工作很难,所以,我们就想自己做点事,我们有个想法,你说吧成林。”
“我是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机会,想请一平你帮忙把把关。”汪成林话说的很谦逊。
“真别这么说,我懂的肯定没你多,不过,你的想法可以说出来我们交流一下。”冯一平原本以为林慧是想汪成林来这谋个工作,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回事。
“一平你也知道,现在注册公司的越来越多,结果好些人花上一两个月时间,还是没办下来,所以代理注册公司就应运而生,而且生意都不错,回来后,我在市里转了一圈,发现代理公司有,但只有几家,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。”
林慧接下去说,“我们今天来,一个是真想让你帮我们把把关,另外就是,如果你觉得这个主意不错,我们的资金不太足,你知道,帮人注册,需要垫资,我们算了一下,至少要五十万才能周转起来,除掉将来开公司的各项支出,我们手头上只有不到二十万,这还是要把房子抵押出去才能凑起来的,所以想找你想想办法。”
这还真是个难题。
第一百九十三章 长大的烦恼
其实,自从冯一平他们家在镇上办了厂,顺道帮着村里修了路,还给梁家河中学捐了钱之后,这样的事很常见,特别是在每年过年一家人都回去的时候,找他们家帮忙的不少。
不过,因为冯一平的坚持和安排,不管是爸爸这边的几个叔伯,还是妈妈那边的四个舅舅,这些至亲,家里都有事做,都有钱赚,不用向他们家张口。
村里的那些人,也都是第一次出去开面馆的时候,本钱不凑手,找他们家帮忙,还有一些,就是和冯一平家以前差不多,大人身体不好,孩子还在上学,过年的时候家里日子难过,会上门挪一些,当然,这样的数额不大。
但是,这一两年村里变化也很大,出去开店的越来越多,推个小摊子卖糖炒板栗的也越走越远,到镇上、市里、省城,还有深圳的那几家工厂里上班的也越来越多,像原来的冯一平家那样,日子很难过的其实很少。
所以呢,虽然冯一平家这几年钱越赚越多,但是上门借钱的人反而比以前少,原来那几年零散借出去的钱,也都收了回来。
而且,就是有要借钱的,也都是找冯振昌,冯一平现在虽然成年了,但是,他还在读书呢,就是大学毕业后,这些事也不会找上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