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事情没办法不小心,要是爸妈知道他和一个女孩子,在一个屋檐下已经住了大半年,打的他屁股开花是轻的。

下午上学之前,他突兀的接到一个传真,代理他小说国内版权的出版社,感于今年的大势,决定在年底的时候,发起一轮宣传,希望他能参加几个城市的签售会,如果宣传情况不错,可以考虑再加印三到五十万册。

什么大势呢,从前年开始,舆论界就对中学语文教育给予了极大关注,认为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,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,太偏重于应试,在这种大背景下,国内的七所全国重点大学,已经发起了后来声名遐迩的新概念作文大赛,主要面对的就是初高中的学生。

这家出版社,就敏锐的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,我都不用发掘,就已经有了一个优秀的八零后年轻作家,就决定借这股东风,趁机宣传(或者说炒作)一把。

老实说,冯一平不大喜欢这样抛头露面,但是签售这样风光的事,他又从心底有点小向往,谁还没有点虚荣心呢?所以,我是答应呢,还是答应呢?

他列了一张表,把正反两面的原因都写了下来,发现还是利大于弊。

他最担心的,是媒体过度关注,会给生活带来不便,但是一想到首届的一等奖获得者,后来的国民岳父,他就觉得,完全可以打消这个顾虑,人家才是各种头条的心头好,两相对比,他怕是想让人关注都难。

再者说,明年下半年他就上大学,有点名气也没什么,同时,作为一个立志以商人为终身职业的人来说,年少成名,也算是一个助力。

还有,爸妈要是知道他有这样的机会,怕也是会高兴的合不拢嘴吧!

当然了,这些其实都不是主要原因,最主要的还是他那小小的虚荣心作祟,所以,他也就是犹豫矜持了一个下午,第二天早上就给了肯定的回复。

黄静萍自然是由衷的替他感到高兴,又有些小愁绪,这样一来,怕是认识他的人更多了,类似方颍芝这样的,怕也会多起来吧。

爸妈现在也很高兴,他们带着冯玉萱,在镇上即将投入生产的两家工厂里视察,两个工厂都在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,过个十天半个月的,都能开工,趁年内的这段时间,让工人和设备磨合一下,明年开年后,一准都能正常生产。

他们三个,都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观察现代化的工厂和流水线,都很新奇,而且,砖厂的自动化程度很高,三台固定式的机械成型免烧砖机,只要加入制备好的原料,几秒钟之后,差不多就可以等在生产线的那一头拿到成品砖。

冯振昌他们听说,这样的一条线,每小时可以生产出来三千块砖,再想想当年做房子时费的那些劲,很是感慨。

既然回来了一趟,当然要去镇里拜访一下镇长。

镇长自然知道冯家冲头天的事,想着冯振昌有可能会来找他,所以也一直呆在办公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