肖志杰也和他一样,“舒服!”
王昌宁说,“好久没吃这么多。”看到黄静萍笑着看着他们,有些不好意思,“平时不这样,主要是你手艺太好,我来洗碗!”
“不用,你们这个样子,哈哈,还是去沙发上靠着吧!”
把一个女人做的菜全部吃完,就是对她最大的赞美,黄静萍现在挺高兴,而且这些年来,肖王两位在冯一平心中的份量,她很清楚,冯一平看重的,她也很看重。
“觉得明年怎么样?有把握吗?”
“我们两个把握都不大,估计到时是在省里找个中专吧。”
“别,目标还是要定高一些,站着就能摸到的那不叫目标,至少要站在椅子上,还得踮着脚才能摸到的才叫目标,还有三百多天呢,把复读时的劲头拿出来,没有什么不可能。”
估计是因为家里现在每个月进帐不少,所以他们俩在学习上有些放松,“好好想想,家里的这一两家面馆就能让你们满足吗?”
他们现在最不缺的,就是梦想和希望,换个角度一想,每个人家里这一两年的变化,也给了他们动力,爸妈都能有那样的成就,自己总不能让他们失望,“对,还是要争取上个本科,将来做一番事业。”
“是,我都想好了,到时我们三个联手,我最懂事,所以做董事长,昌宁最全面,就做ceo,志杰你最精,就做cfo。”冯一平用开玩笑的方式,把自己的设想说了出来。
第三十八章 筛选
冯一平这是真心话,不是开玩笑。
找合作伙伴这事,哦,后来那些创业者们,不说伙伴这么口语和情绪化的词,而用用团队这样一看就很科班很rofessio的词,一个团队的最佳组成该是怎么样,具体有哪些要求,好多商学院都有各种解读,然而冯一平他统统不知道。
他有着自己的理解,只要是找那些从来没有负过你的人合作,一般就不会有什么额外的磕绊。
在记忆里,连姐姐都狠狠的坑了他一回,爸妈和老婆有时也不理解他,只有这两个原来的同学,后来的兄弟,始终一如既往的理解他帮助他支持他,找他们合作,冯一平放心又省心。
当然现在这个时候,肖志杰和王昌宁都把他的话当成了玩笑话,“什么你最懂事?这样的话你也好意思说?别忘了,你年纪可是最小的。”王昌宁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