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文在过桥的时候有意走的很急很快,本意是想露一手的,谁知道一个不防,变成现了眼。在口子那,他不好好走,偏要用跳的,一个落脚不稳,打了个趔趄,“噗通”一声,滑进了河里。

同行的几人,包括在公路上的同学,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笑起来,真不是幸灾乐祸,是单纯的觉得很可乐。

水是不深,但是冷啊!冯文一边骂娘,一边手脚并用的爬到桥上,再老老实实的走到岸边。

这次走不快,因为棉鞋进水了,很重。

大家都停下来等他,赤脚是不行的,冯一平帮他使劲拧棉鞋,尽量把水挤出来。冯宏兵在包里翻出一双袜子,给冯文换上,就这样将就着走回家。

到家的时候,父母还是等着他一起吃中饭,饭桌上,梅秋萍跟冯一平说,“一平,你跟昌宁说了什么?他爸爸大前天来家里了。”

冯一平说,“是啊,我跟他说了你们买板栗的事,叫他跟父母商量,是不是也能这么做。年前我不是跟你们说过吗,有人来问的,也想做的,我们都告诉他们,拦也拦不住。妈,省城那么大,他们去了也不会抢我们的生意。村里那些打工的,不是一个人找对了地方,都会带几个人过去的嘛,你说是吧,爸。”

冯振昌说,“回来的这些天,也有不少人问我,东明已经定下来,下半年也去省城,到时我们能帮的就帮。多些人去,就多些照应。”

梅秋萍说,“我不是说这个,我当然不会瞒着,我是怕到时国胜会有意见,说我们帮昌宁家都不帮他。”

冯振昌说,“国平国兴不用做这个,蓉蓉现在上学,瑞瑞还小,国胜也确实出不去,他要是想做这个,只要他提出来,我们出钱的出钱,出力的出力,他有什么好埋怨的。”

冯振昌清楚,梅秋萍说的原因不是这个,是刚有办法赚了点钱,就马上要和别人分享,她心里有些想不开。他自己心里何尝有没有些小疙瘩呢,但是别人找上门来,他还是知无不言,做人就应该这样的。

晚上的饭很丰盛,但吃的有些沉重。

冯振昌还好,如果说去年秋天,他去省城,当时还免不了忐忑不安,这次去省城,他则一点都不担心。

虽然在省城也不轻松,晚上准备板栗,又要和面,还要磨豆浆,总要忙到12点以后,早上天没亮就要起,白天骑着三轮车,拉着摊子四处跑,买完包子买板栗,晚上8、9点钟才回,吃不好睡不好,但这些都没关系,都不算什么。

他作为男人,苦些累些都不怕,就怕一年到头入不敷出,现在能有机会一个月赚几百块钱,他很乐意。

梅秋萍不一样,想到他们走后,又要把儿子留在娘家,和寡父一起,心里满满的都是不落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