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过年的时候,儿子今年去年表现又那么出色,两个大人一时也不好反对,冯振昌想了想说,“那好吧,不过这个学期肯定来不及,等暑假吧,到时我们手里也能有些钱。”

冯一平说,“好的,不过这个钱不用你们出,我应该能赚出来的。”

梅秋萍也说,“一平,今年你为了帮家里,写文章赚稿费,都知道你是体谅父母,妈知道稿费也不容易赚,现在我和你爸能赚些钱,你也没必要再辛苦写文章赚钱,还是要用心读书,把书读好,才是你现在的头等大事。”

冯一平只能又解释一遍,“我知道轻重的,现在写些东西,真的不耽误我学习。”

冯振昌说,“那就好,我们知道你懂事,晓得轻重,我们一再跟你说要用心读书,你记在心上就好。那就说好,暑假的时候,我们去乡里找房子,再买一辆自行车,好吧。”

“好的。”冯一平很高兴,总算是同意了!他本来最担心的是,父母不放心他一个人住在外面,他本来准备了好几套说辞的,没想到他们提都没提。

其实他不知道,自从冯一平给父母指出了一条路子,自己又赚了三四千块钱以后,父母已经把他当成年人看。农村的孩子,成熟的都早,一般在小学的时候,家里能做的都学会了,一个人生活完全不成问题。要是个女孩子,父母可能还担心一下,一个半大小子,会有什么问题?再说,冯振昌他们想好了,即使冯一平住到外面,肯定要让梅建中他们经常去看看的。

“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二年”,按老规矩,晚上是要通宵守岁的,冯一平记得,爷爷还在的时候,家里真的是哪一做的。但是现在没有哪一家能做到。

围坐在火塘边,说了些家长里短的话,到11点多,都有些熬不住,这才回房睡觉。

第三十九章 拜年一

大年初一的早上,要放开门炮,这个任务当然还是冯振昌的,他先起床,放了一挂两千响的鞭炮。

冯一平穿上父母给他买的新衣服,一件蓝色格子的夹克衫,一条墨绿色灯芯绒的裤子,一双翻毛牛皮鞋。买的时候梅义良帮着参考,考虑耐穿的同时,还兼顾了下时尚,所以都还不错。

记忆中好多年吧,没有在大年初一穿上一身的新衣服,冯一平感觉还是蛮好。他特别中意那双牛皮鞋,里面有绒,穿起来很暖和。

不像北方是吃饺子,他们这家里早上是吃面,而且是用鱼煮面,取“年年有余”的意思。

一条鲤鱼,处理好后切断,放在锅里煎至两面金黄,然后加水煮,煮熟以后加入面条,再打很多荷包蛋进去,锅里汤再煮开,加入小葱,加一点味精,就开吃。

很简单的做法,但很美味,冯一平后来在外面反复做了多次,就是做不出这个味来。